央视网消息:近期,瑞银证券、路博迈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研报,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正在不断增加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瑞银证券最新发布的专题研报显示,计算机行业指数位居节后2月5日至13日A股行业走势首位,涨幅达18%。
同时,科技概念板块的股票在A股的市值占比,现在已经达到了21%,和2022年的15%相比明显上涨。分析师孟磊表示,最近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对包括半导体、软件、医疗、汽车等多个产业链较长的行业将带来持续影响。
孟磊表示,生成式AI成本的降低有望不断惠及更多行业,更多互联网数据中心也将帮助AI模型训练,AI驱动的药物研发使用也将更为广泛。智能汽车行业将更具竞争力,都将不断提升生活的舒适度,满足消费者需要,也会让相关资产的价值不断显现。
路博迈基金的研报认为,看好中国长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将在绿色转型和制造业转型等更多领域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朱冰倩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之一。从长期来看,高端制造业、绿色能源转型现在也都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中国科技的不断突破,让更多机构认为,全球投资者将会不断加码投资中国。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将持续。高盛的研报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前景叠加潜在的信心提升,预计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外资积极调研中国市场 加码布局
在外资机构发布的研报中,可以看到他们持续看好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如此,外资机构还在不断深入挖掘优质中国资产,积极进行布局。
在摩根资管上海办公室,从早上8时30分到后半夜,每天都有数十场涵盖中国各个产业的讨论会议。在这里工作了18年的杜猛表示,他明显感觉到,最近他每次与海外开会,互动提问都非常踊跃。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表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在增加,海外同事原来可能每个季度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现在可能就会落到每个月,甚至每周都会来给跟他们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他们了解到,现在包括中东、欧美和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是在不断提升。
增加实地调研,也是最近外资机构的工作重点。一大早,摩根资管的分析师许凡就要去调研一家机器人公司。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围绕新质生产力到各家公司去走访调研。
许凡表示,他们现在也是在寻找一些中国高端制造、新质生产力领域相关的一些企业,想看一下相关的技术,还有包括它的产业链、供应链成熟度。
在这家机器人公司的研发中心,一款正在测试的新型割草机器人让许凡眼前一亮。订单、产能、供应链、人才和研发能力,都是这些外资调研关注的要点。
许凡表示,算法的设计,包括到产业链的响应,最后运到海外进行销售,整个产业链他感觉非常通畅。整个产业链都是他们重点的研究方向,后续还会持续紧密跟踪。
公司负责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前来调研的机构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记者统计发现,阿布扎比投资局、汇丰、施罗德、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外资机构,2025年以来多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调研范围涵盖了芯片、电动车、消费、家电等众多行业。不少外资机构表示,预计中国2025年将在新质生产力和高科技制造领域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