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合肥召开,总结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围绕组织实施“百项农业重大科技攻关”、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当先锋,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组织实施“百项农业重大科技攻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根据《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布局的重大科技任务与重点攻关方向,该省预计到2027年,将实施约100项重大科技项目,为农业发展筑牢科技根基。
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推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要在抓好百亩方、千亩片高产典型示范的基础上,推动整乡整县整市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好大豆油料作物稳面积。今年大豆、油料面积要分别稳定在946万亩和965.1万亩。要实施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扩种油菜、耕地轮作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优化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破解除草、收获等关键环节技术瓶颈,大面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增收一季大豆。
巩固拓展“千村万户”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加强对监测预警线索的核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强化帮扶。将动态监测务工就业情况,及时发现区域性、苗头性问题,持续巩固就业帮扶工作成果。
大力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点面结合推动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等。今年再创建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00个左右,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扎实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整省试点、管好用好农村宅基地、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实现“千万亩良田”可持续利用。持续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
持续壮大“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升级。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面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争取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5万亿元,皖北五大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3700亿元以上。此外,还要抓好特色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建设一批优势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产业强镇。要着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精品线路,力争2025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