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4日)表示,截至今日下午5時,沒有錄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熱個案。中心會繼續就近日錄得的基孔肯雅熱個案加強監測,中心港口衞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宣傳教育工作,而明日(5日)會聯同食環署,於晚上8時至8時半在Facebook專頁舉行網上直播講座,講解有關預防蚊叮及控制蚊患的資訊及健康建議,並回應市民的相關查詢。歡迎市民參與。
中心指,港口衞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巡查四周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港口衞生科人員今日聯同港鐵人員到港鐵落馬洲站及附近範圍視察,並建議防控蚊患措施。
此外,港口衞生科人員亦會為抵港人士進行體溫篩查,為發燒或出現相關病徵的旅客進行健康評估,並在有需要時轉介他們到醫院作出跟進。中心亦會與航空公司和旅遊業界等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
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提醒市民,如從受蚊傳疾病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並密切監察自身健康狀況,留意發燒、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以便醫生作出臨床診斷,並按個別病人情況安排適當檢測。市民切勿自行用藥,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因這些藥物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風險。
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均應時刻注意環境衞生,以及採取防蚊和個人保護措施。避免蚊子叮咬和防止蚊蟲滋生是有效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方法。
食環署已加強確診病人的住所及於病發後曾到訪地點的防蚊滅蚊工作。同時,食環署呼籲市民繼續提高警覺及攜手合作,及早於家居及其他環境採取防蚊及滅蚊措施,包括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每周最少一次徹底更換花瓶的水及擦洗內壁並清倒盆栽墊碟的水、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市民如發現蚊患,應致電1823。
此外,食環署亦建議市民和物業管理公司,應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並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