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授予100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河南牧原董事长秦英林获此项国家级荣誉,并作为代表上台接受荣誉。
自1992年成立,牧原集团从22头猪起步,在创始人带领下成长为年出栏7000万头生猪的行业龙头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发展过程中,该企业始终不忘以各种方式联农助农。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分工不断细化,龙头企业有人才、技术、研发等优势,防控疫病能力强;小散养殖户则灵活机动、管理精细,对市场波动反应较快。
“我们把难做的事做了,把容易做的事交给农户,各自发挥优势。实现效率最高、价值最大,共创共赢,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牧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致力构建产业互联体系,联农带农共享发展红利。
肉猪育种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牧原集团坚持做系统性的肉质提升,累计投资60亿元打造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支撑中国种猪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养殖模式方面,牧原集团通过仔猪供应,推动行业分工细化,龙头企业聚焦育种、疫病防控等核心环节,发挥规模化与技术优势,专业养殖户则专注于育肥管理,减少养殖设施资金投入,减轻传统“自繁自养”模式下中小养殖户既承担育种、繁育、饲养等多环节成本,又面临价格波动的压力,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效益。
“考虑到疫病因素和市场价格变化,直接购买仔猪的养殖成本更低,盈利周期更短。”河南平舆县养殖户吴建设从1997年开始养猪,经验积累不少,却赶上猪溶血病、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几轮疫情,在市场几经沉浮。2020年开始,他尝试和牧原合作转变养殖模式,以直接购买仔猪育肥为主,繁殖育肥为辅,不仅猪源稳定、防控安全,而且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自己专心做好育肥就行了,省心省时,还能够及时掌握行情信息,准确把握买卖时机,如今周围同行见我发展这么好,也都跟着和牧原合作,一起挣钱。”他说。
坚持创造价值、共享价值,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上愈发精细化的协作分工,使利润分配更加合理。近5年,牧原集团累计向行业提供2000多万头仔猪,与专业化养殖户共同发展。今年1-7月,该集团为行业提供仔猪900余万头,相较于市场行情价,每头让利120元左右,已累计让利10亿元左右。
据悉,此次评选表彰活动由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全国工商联共同组织开展,旨在进一步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牧原集团方面表示,将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胸怀报国志,锚定“端牢肉盘子”的产业使命,以产业互联,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积极践行“先富促共富”的企业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赵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