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气象 护航红苹果——陕西省延安市气象服务现代果业观察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8-04

七月的陕西延安,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苹果园将黄土高原渲染得生机勃勃。历经70多年的发展,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32万亩,总产量突破500万吨,占全省的1/3、全国的1/9、全球的1/20。

现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延安覆盖面最广、持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全市220多万人口中,将近一半人从事苹果产业相关工作,80万农民从中获益,苹果产业收入占农民经营净收入的61%。

然而,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靠天吃饭”的桎梏长期难以打破,冰雹、霜冻气象灾害连年发生、愈加严重。全市果园霜冻高风险区占全省40%,2000年以来仅三年未发生苹果花期晚霜冻害。气象灾害已然成为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产业之殇,何以破题?延安市委、市政府把农业防灾减灾抗灾放在首位,以苹果主导产业为核心,积极推进国家级苹果产业气象保障示范区以及省级防灾减灾示范市建设,构筑起科学高效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高质效护航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气象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延安是人民气象事业的发源地。

盛夏时节,走进延安清凉山人民气象事业发源地旧址,窑洞林立、松柏苍翠。1945年3月,中央军委在清凉山举办了气象训练队,9月,中央军委在凤凰山组建了八路军总部延安气象台,开创了人民气象事业的先河。

风起清凉山,星火映苍穹。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上,延安市以“传承红气象、助力红苹果”党建品牌为引领,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建设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延安市气象局建立完善了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快速决策调度机制、部门快速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果业中心等部门联合建立了苹果花期冻害防御专班群、果业部门群和果业技术员群,为精准施策、精确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察天时可安农事,知气象能利民生。为推动预报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抢险救灾行动力,延安市政府建立了周一常规会商调度及以“预报为令”的灾害性联合会商、预警发布、应急联动响应工作机制,落实直达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人和橙色以上直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预警“叫应”机制。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批复延安建设苹果产业气象保障示范区,陕西省气象局将延安确定为省级防灾减灾示范市,吴起县建成全省首个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在多方支持下,延安市探索形成了中-省-市-县四级政府、农业(果业)部门、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为全面推进延安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近年来,延安市本级累计落实经费1亿元,县级落实经费1.21亿元,落实中省气象局台站建设、气象装备建设、气象软件建设等经费1.49亿元,高炮火箭自动化升级改造及购买、预警信息发布及延安苹果黄金气候带品质评价等项目纳入政府财政支持。”延安市气象局局长王维刚介绍说。

气象精密监测 “苹安天气”守护果农钱袋子

苹果花期冻害防御是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防线,是农民稳定增收的头等大事。“前几年连续遭受花期冻害,花冻坏了,也就没有果子了,损失超过一百万元。”延安市志丹县城关村果农安光荣提起过去“天灾”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

“现在果园里都装上了‘气象小哨兵’,可以精准监测果园里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手机里的‘苹安天气’小程序在家就能实时监控果园气温变化,方便我们及时采取应对低温冻害措施。”安光荣指着苹果园里的温湿两要素果园气象站说道:“过去霜冻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是穿着厚棉袄蹲在果树下看温度计,现在有了‘气象小哨兵’真是太方便了。”

据王维刚介绍,苹果花期低温冻害的防御关键在于果园温度的观测与预报。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各地的气温差异显著,甚至同一果园内的温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加强气象监测网络的密度。

于是,延安市按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站网布局,建成延安车载X波段雷达、富县X波段双偏振雷达,在宝塔区建成全省首个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在全市果园建成小型智能气象站475套、两要素果园气象站1670套,六要素站181套,果园气象监测密度由23公里提升到4公里,低温监测误差由5℃缩小至0.5℃,建成能够精准到乡镇,准确体现不同地势果园温度的气象监测体系。

在集成果园气象监测数据、网格预报、雷达、卫星等实况数据基础上,延安市开发了“云+端”的“苹安天气”小程序,并接入陕西气象APP,产品靶向发布至市县乡三级政府和80万果农,分区域、分灾种、分时段的精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效解决了花期防冻人海战术的被动局面,年防冻投入人员由2018年的百万人次下降到目前10万人次。

气象的精准监测,为延安果农开展花期冻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几年实践,延安市探索出“1度进园、0度点火、统一行动、集中覆盖”的群防群控办法,统筹运用“坑、桶、器、药”四大法宝,为果园因地制宜配置防冻坑、熏烟桶、发烟器和防冻药剂,储备充足熏烟燃料等物资,确保至少能够应对三轮降温。截至目前,全市已挖建(购置)防冻坑(桶、器)418.6万个,储备防冻药剂等物资249万吨。

每年4月至5月初霜冻高发期,延安市干部群众都严阵以待,领导夜间调度、凌晨巡查、实时指挥,干群集体上阵,全力抵御灾害。

冰雹立体防御 为果业发展撑起科技“天伞”

多年来,冰雹灾害一直是延安果农的“心头病”。“要是被冰雹打了,3块钱一斤的苹果最多也就卖5毛钱一斤。”遭受过多次冰雹袭击的吴起镇侯岔村果农刘岳告诉记者:“自从我们这儿有了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示范作业点,冰雹灾害的损失大大降低。”

吴起县是延安市的冰雹发源地。为此,延安气象部门自2023年起在吴起县启动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试点,通过建立卫星、雷达等立体监测网络、科学优化地面作业点分布、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等,探索建立起“协同观测、智能识别、联合防御、科学作业”的延安智慧人影体系。

在自主研发的延安智慧人影预警指挥系统平台上,记者看到系统会根据算法自动识别冰雹云,识别为冰雹后自动报警并向自动高炮作业点发送指令,高炮自动转向云团位置,并根据冰雹大小自动确定作业弹药数量,保证了防雹作业的科学性、有效性。

目前,延安市已明确冰雹三大发源地和七条移动路径,建设雷达空中预警、高炮地面作战、智能作业指挥三大体系,将新式雷达、先进高炮等集中至白于山、子午岭、黄龙山三大冰雹起源地周边,增加防雹炮点至280个并进行自动化改造,单个炮点每分钟发射炮弹能力从10枚增加到60枚,大幅提升作业能力,实现防雹由“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为果业发展撑起防灾减灾、增产增收的科技“天伞”。

在做好高空防御体系外,延安市还努力搭建低空防御体系,连年将果园防雹网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每年新建5万亩以上,近三年共投入各类资金3.2亿元,处在冰雹高中风险区的69.5万亩果园防雹网覆盖达82.8%。

走进志丹县张沟门村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举目望去,果园上空一排排防雹网如洁白的“纱帐”,蔚为壮观。“这是全智能的防雹网,只需要轻轻一点,这60亩地的防雹网只需要5分钟就能全部打开。”志丹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张宏介绍说。

近年来,延安市年均开展防雹作业42次,增雨作业12次,消耗高炮弹29512发、火箭弹1554枚,年均用弹量约占全省50%,作业保护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冰雹灾害损失3-5亿元,高效护航农业产业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小院赋能 突破果业气象服务发展瓶颈

防冻液、霜冻箱、智能温湿度仪、智能点火装置、烟雾发生器……走进延安苹果农业气象科技小院南沟工作室,琳琅满目的科研成果让人应接不暇。

“为加强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延安市在洛川县建成全省首个苹果农业气象科技小院,依托国家级苹果气象服务中心洛川试验站,组建了一支涉及农业、气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队伍,引领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苹果产业气象服务文章。”王维刚介绍说。

围绕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气象技术问题,科技小院开展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服务、预防等的试验与技术研究,2024年申报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发表论文2篇,延安市政府批复开展“苹果黄金气候带”认证工作,更新完成了延安苹果精细化气候区划、苹果冻害风险区划、冰雹风险区划。

在科技小院的相关课题研究基础之上,延安市出台了《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苹果花期冻害天气指数保险责任、金额、费率、赔偿标准等,由人保财险延安分公司牵头,联合平安财险延安分公司等5家公司组成共保体,在洛川县、吴起县开展苹果花期冻害天气指数保险试点。2025年两县共承保2.07万亩,保费规模135.54万元,提供风险保障2696.36万元。

在吴起县吴起街道刘河湾村承包果园的张军便是苹果花期冻害天气指数保险的受益人之一。“今年5月10日至11日,果园里的最低气温达零下1.8摄氏度,触发了温度赔付指标。经过核验,我很快就拿到了1万多元的保险理赔款。”张军告诉记者。

“这种保险的特点是它不直接基于保户的实际损失来赔付,而是依据降水量、温度、风速等特定气象指标是否达到保险条款约定的阈值来决定是否赔付。”中国人保财险吴起支公司保险查勘定损员张海航介绍说:“相比传统方式,这种方式将赔付时间缩短了4个月至5个月,不仅减少了现场查勘定损所需的人力物力,还有助于提高理赔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保障农户收益。”

今年是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80年来,从清凉山窑洞到智慧监测网,从手工观测到智能预警,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避险,延安市气象部门正在将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全产业链,以高质量气象赋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向着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前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國泰重開布魯塞爾航線

2025-08-04

何文田衛理道8米高大樹倒塌壓中私家車

2025-08-04

五豐行攜「匠心豐味」亮相香港美食博覽 「$1狂搶曲」打頭陣惠不停

2025-08-04

今日無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 防護中心各口岸加強宣傳及防蚊

2025-08-04

李家超晤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 歡迎當地企業來港開拓展巿場

2025-08-04

硬幣鏗鏘戰意燃:香港街機黃金年代在展覽中「無限復活」

2025-08-04

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一國兩制」固根基 青年科創拓新途

2025-08-04

針對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 食環署持續加強患者住所附近控蚊滅蚊發22張法定通知

2025-08-04

英国发布大风预警 数百万居民将受影响

2025-08-04

俄总统新闻秘书:不排除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本周会面可能性

2025-08-04

莫迪称印度必须保护自身经济利益

2025-08-04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2025-08-04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高温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及渍涝风险气象警报

2025-08-0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烽火桃花山 今朝展新颜——石公华抗日根据地走访见闻

2025-08-04

北京继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

2025-08-04

北京:房山区等7区山区道路沿线局部路段山体斜坡发生崩塌灾害的风险较高

2025-08-04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内蒙古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2025-08-04

农业农村部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制定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保秋粮丰收

2025-08-0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白刃格斗英雄连:勇当刀尖子 永当急先锋

2025-08-04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村支书张卫平:关键时刻就要冲锋在前

2025-08-04

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2025-08-04

2025年世界运动会主媒体中心运行 开幕式全要素彩排

2025-08-04

我国成功救助一失火外籍集装箱船

2025-08-04

在内乡,遇见生猪产业发展新图景

2025-08-04

河南牧原集团:创新产业互联 助农共享红利

2025-08-04

湖北孝感:2025增殖放流活动在应城启动

2025-08-04

贵州省望谟县集聚培育乡村干部观察

2025-08-04

“贵金苦1号”通过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

2025-08-04

洱海美哉幸福来

2025-08-04

“共富梦工厂”悄然改变乡村——来自皖北农业大县濉溪的一线调研

2025-08-04

传承红气象 护航红苹果——陕西省延安市气象服务现代果业观察

2025-08-04

“强链聚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2025-08-04

中国商务部称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

2025-08-04

全国2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2025-08-04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025-08-04

台湾中南部连日暴雨致4死74伤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