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当前位置:新闻 > 银行 > 正文
《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金融强国根基——“十五五”时期六大重点领域安全发展路径研究报告(2025)》发布
2025-11-26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1月26日讯 2025年11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正式发布《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金融强国根基——“十五五”时期六大重点领域安全发展路径研究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作为聚焦金融安全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报告》立足“十五五”关键发展阶段,紧扣“统筹发展与安全”核心主线,为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价值的行动指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以金融安全为核心研究领域,致力于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研究,推动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心聚焦金融安全、金融规划、企业降本增效、数据资产管理和上市公司治理等关键方向,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积极搭建金融安全交流合作平台,广泛汇聚各方资源与智慧,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金融安全研究机构,为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金融安全战略落地生根。

本次发布的《报告》,立足“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历史节点,以金融强国建设为核心命题展开深度探索,旨在为金融改革深化、监管体系优化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共同守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与长治久安。《报告》将聚焦构成我国金融体系核心骨架的重点领域,以“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为起点,系统剖析各领域在“十五五”新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精准锚定安全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其量身擘画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战略路径。

一、《报告》发布背景与简介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五年,也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攻坚阶段。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其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构成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与根本保障。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为金融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金融博弈日趋激烈,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与重塑,金融领域风险挑战呈现出复合型、跨领域、传导性的复杂特征,对金融安全防控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报告》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根本方法论,系统剖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资产管理、地方金融、金融人工智能六大重点领域的发展现状、风险挑战与转型路径,构建起覆盖全金融体系的安全发展框架,为金融强国建设筑牢根基。

二、《报告》核心框架与亮点

《报告》以“发展与安全辩证统一”为核心逻辑贯穿始终,分设六个章节展开系统性论述:既系统梳理“十四五”时期金融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实践经验,又精准锚定“十五五”时期的核心目标与战略任务,形成逻辑严密的完整架构,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筑牢坚不可摧的金融强国根基。

1.六大重点领域协同发力,构筑金融强国体系

《报告》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安全稳定核心目标,明确六大重点领域的核心定位与安全发展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一、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 “压舱石”:着力提升金融体系韧性、深化结构性改革,持续筑牢信贷安全防线,为金融稳定夯实基础;

二、证券业作为服务实体的 “动力源”:聚焦建设强大资本市场、夯实上市公司质量根基,充分激活资本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保险业作为风险防控的 “保障网”:加快构建可持续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深化养老与健康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强化风险分散与民生保障功能;

四、金融资产管理畅通金融强国“循环”:持续巩固资管新规实施成果、提升专业化投研与风险定价能力,稳步畅通 “科技 - 产业 - 金融” 良性循环;

五、地方金融作为区域发展的 “地基”:深化机构规范化改革、理顺政银企协同关系,坚决守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六、金融人工智能作为技术防护的 “护城河”:聚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立健全全流程治理体系,以技术创新为金融安全注入持久动能。

2.聚焦核心矛盾,破解发展难题

《报告》直面 “十五五” 时期金融领域的关键挑战,明确外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全球金融格局深度重塑、内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核心技术 “卡脖子” 制约、治理体系仍需完善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内外部突出矛盾与风险挑战,《报告》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是统筹外部风险应对与内部改革深化,既要构建自主可控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与衍生品市场,提升跨境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也要着力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存量风险,健全风险处置长效机制;

二是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防控边界,推动金融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国产化替代,建立覆盖数据安全、模型风险的全生命周期治理机制,筑牢技术应用安全防线;

三是兼顾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与可及性,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养老健康等国家战略与民生重点领域,强化金融赋能实效。

三、《报告》的发布意义

《报告》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政策科学制定提供重要支撑,核心价值体现在两大维度:

一方面,《报告》构建了 “统筹发展与安全” 的金融强国建设分析框架,深刻阐释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首次系统界定六大重点领域的安全发展逻辑,为金融安全理论体系完善提供重要补充。

另一方面,《报告》为金融机构明确了清晰的战略转型路径:银行如何优化信贷结构、证券业如何培育一流投资机构、保险业如何深化养老健康金融创新、资管机构如何转型买方投顾等,均给出可操作的实施建议;同时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监管参考方案,包括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强化穿透式监管、建立金融 AI 治理规则等,助力实现 “管得住、放得活” 的监管目标。

我们期望通过这份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为“十五五”时期我国金融业的改革突破、高质量发展与精准监管提供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价值的行动参考。未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将持续跟踪“十五五”时期金融领域的新变化、新挑战,深化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推动我国金融业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金融根基。

 (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