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 、張弦)特區政府物流署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引發公眾持續關注,審計署今日(20日)公布樽裝水事件的審查報告,指物流署在此事件中存在人為疏忽。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於政府總部會見傳媒,表示將啟動紀律調查,無論涉及人員退休與否都將嚴肅追責。
香港物資採購與供銷學會主席何英傑表示,現時不少大型企業都有採取這類措施,防止採購過程出錯或受騙,例如對投標商進行文件驗證、背景審查、實地視察廠房等,相信政府提的措施,有助避免這類事件再次發生。他又認為,政府邀請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劉焱負責紀律調查工作,反映政府重視今次事件和整個採購流程。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人員聯會主席李方沖強調,防範意識的重要性,認為政府需要在程序流程上有嚴謹的把關,指出,在過往在資料不全的情況下,政府可能允許對方後補資料,但面對時代變遷,AI技術發達,可能出現提供錯誤或造假文件的情況,因此政府作為把關人,各部門都需加強細節把控。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從事件發生不足3個月公布審計署報告,政府部門全盤接受報告,並立即展開6點短期措施,有助恢復社會和市民的信心。他亦形容審計署全面、細緻、毫不隱瞞的公開調查,讓政府處理這次事件具備公信力。鄧家彪建議提升相關人員的防詐騙意識與技巧,以及考慮引入AI技術「防假」,部門之間的資訊亦要「打通」,推動信息等互聯互通,亦認為政府要以安全思維看待採購物品與服務,對新承辦商應該加倍開展盡職審查,應該會加強制度保障與查核。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今次政府部門的反應迅速,現在已經出了審計署報告,亦對十多位政府人員進行深入調查,之後會出具體報告,明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以及哪些人若真的存在問題,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讓市民覺得香港特區政府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
邵家輝續指今次事件導致審視和重新制訂招標相關制度,服務質量、公司篩選等未來或有所提升。邵家輝亦相信未來採購產品時會更嚴格,希望能多增加幾種覆核方式,確保不會有疏漏。
相關閱讀:
樽裝水事件|財庫局公布6大措施 政府將作紀律調查目標年底前完成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