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全球首個!國際調解院正式在港成立
2025-10-21 来源:香港文匯網

李家超Facebook圖片

(大公報記者 黃釔淼)國際調解院今日在香港舉行開業儀式。30餘個國際調解院公約締約國和簽署國以及香港特區各界近200名代表共襄盛舉,見證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議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落戶香港。

國際調解院理事會主席、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致辭表示,短短5個月內,國際調解院實現了公約簽署、生效和開業運營,速度之快在國際組織建設史上十分罕見,充分表明國際調解院順應時代潮流,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

華春瑩回顧道,80年前,聯合國成立的初衷是「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80年後的今天,世界和平與安全仍未完全實現,人類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必須在和平與戰爭、對話與對抗、共贏與零和之間作出選擇。在此背景下,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議,明確了倡議的五大核心理念,即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指明了方向,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

華春瑩指出,建立國際調解院的理念與全球治理倡議高度契合,是國際法治領域的新舉措。國際調解院奉行和解合作和諧,堅持公平公正公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倡導以人為本,注重務實導向,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法治正能量。

華春瑩感謝各國選擇將國際調解院總部設在香港,這既是對中國的信任,也是對香港未來的信心。她說,香港以多元法律文化、豐富法律人才儲備和一流法律服務著稱,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必將進一步提升香港的法治形象,助力香港打造「調解之都」。

華春瑩續說,在為當下成就喝彩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國際調解院的發展仍任重道遠,需要各方持續不懈、攜手努力。作為國際調解院的發起國和東道國,中國堅定支持國際調解院,歡迎更多國家積極加入,充分利用國際調解院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作出新貢獻。

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剛果(布)、基里巴斯、巴基斯坦、肯尼亞、多米尼克等締約國代表亦分別致辭,高度評價國際調解院的重要意義,期待以此為平台,推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

剛果(布)代表Guy Nestor ITOUA認為,國際調解院開業一刻對世界而言意義重大,對維護國際法、完善全球調解體系而言同樣意義非凡。

多米尼克代表Martin CHARLES表示,當今是一個以合作而非對抗、以對話而非訴訟為主的時代。國際調解院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多邊倡議,提供了一個公平平衡、基於規則的中立平台,通過規範化調解解決爭端,有望成為全球和平事業的基石。他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通過國際調解院這類機構得以體現,多米尼克認為,調解是對仲裁和訴訟的有益補充,提供了一條比對抗性程序更高效的爭端解決路徑,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肯尼亞代表Willy Kipkorir BETT強調,國際調解院與肯尼亞打造區域商貿金融中心的國家願景高度契合,向投資者證明肯尼亞是一個能公平、高效解決爭端的司法管轄區,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催化劑。他提出三點建議,包括:加大國際調解院的宣傳力度;國際調解院應主動與現有爭端解決機構開展協調與合作;以及加強能力建設,培養並認證新一代調解員。

基里巴斯代表Martin MORETI表示,國際調解院理事會的正式開業,象徵着對話與理解終將戰勝分裂與衝突。他說,這不僅是團結互助、堅定相信合作能解決爭端、締造持久和平的生動見證,亦是各國踐行和平、正義與合作承諾的重要一步。

尼加拉瓜代表Silvia Patricia MIRANDA CAMPOS指,國際調解院公約的簽署是具有全球意義的外交與法律里程碑,使國際調解院成為預防、管控和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有效工具。尼加拉瓜重申對促進和平、國際安全及加強多邊主義的承諾,更堅信歷史將銘記這一刻,視其為國際關係新時代的開端。她說,將滿懷希望與決心邁向未來,堅信國際調解院將踐行使命,為世界帶來和平、正義與人文關懷。

巴基斯坦代表Nabeel MUNIR重申,當今世界正處於關鍵轉捩點,唯有通過參與和合作,才能應對這些挑戰。多邊主義並非可選項,而是必由之路。巴基斯坦批准國際調解院公約,既體現了對該機構原則與核心理念的堅定支持,也表達了為其重要工作貢獻力量的意願。公約成員國將獲得一個重要框架,為高效、公正、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便利,這一平台還將助力各方交流最佳實踐、加強能力建設。巴基斯坦期待,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將開啟區域及國際合作的新時代,為各國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奠定基礎。

委內瑞拉代表Tatiana Josefina PUGH MORENO認為,成立國際調解院是為了填補國際調解領域的制度空白,提供一個靈活、自願且有效的機制,讓對話與理解戰勝對抗。她提到,委內瑞拉曾直面制裁與外部侵略的後果,加入國際調解院,是和平外交理念的踐行,委內瑞拉不僅希望參與其中,更願分享在對話、抗爭與國防方面的經驗,助力構建一個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的和平世界。委內瑞拉相信,國際調解院將成為全球調解領域的標桿平台,成為各國團結與合作的象徵。

國際調解院是首個以香港為基地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表示,感謝國家的堅定支持和各締約國、簽約國對香港的信任,將總部設於香港。在全球風雲變幻的今天,國際調解為解決爭議、維護聯繫和鼓勵合作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憑藉自身世界級的專業服務,香港致力於支持爭端解決事業。他相信在所有締約國的共同努力下,國際調解院將成長為一個備受尊敬和信任的爭端解決機構。

今日稍早,國際調解院舉行了首屆理事會會議,批准國際調解院正式開業。理事會任命律政司原司長鄭若驊為秘書長,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孫勁為副秘書長。

國際調解院秘書長鄭若驊致辭表示,國際調解院是首個以條約為基礎、專門致力於調解事務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調解院的建立基於共識,將秉持包容、平等、相互尊重與理解的原則,珍視並踐行多邊主義,致力於成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領域的全球公共產品和重要支柱。

鄭若驊指出,國際調解院的成立,是國際爭端解決領域的歷史性里程碑。國際調解院將與其他國際爭端解決機構形成互補,為國家間爭議、國際投資爭議以及國際商事爭議提供可行、高效、有效的調解服務。

鄭若驊續指,國際調解院的另一項使命是推廣和鼓勵調解的應用──通過提高認知、開展培訓,培養急需的調解員人才。《國際調解院公約》為此專門規定設立調解基金,以支持相關工作。

鄭若驊強調,當今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複雜的國際關係與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了各類衝突。國際調解院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有力選擇——讓當事方真正實現「意思自治」 與相互尊重,自主掌控調解過程與結果,而最重要的是,維護彼此間的合作關係。

國際調解院總部前身為歷史建築舊灣仔警署。該警署是少數被保留下來的戰前警署建築群之一。總部配備了先進的會議室與討論室,用於開展調解工作與能力建設。

今年5月30日,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並代表中國簽署公約。公約於2025年8月29日生效,目前共有37個簽署國,其中8國已批准公約。國際調解院將與現有國際訴訟或仲裁機構相互補充,為各方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提供新平台。

相關閱讀:

國際調解院開幕︱李家超與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會面  感謝中央讓香港擔當重要角色

責任編輯: 孫嬌嬌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