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河北:抗旱防汛兼顾 力促秋粮丰收
2025-08-29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玉米品种好,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又要丰收喽!”近日,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前白落堡村沃土农业春播玉米田里,78岁的柳志华说,今年天气干旱,从种到收“费劲不少,能丰收得益于品种好、田间使用上了滴灌设施,还有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到位,管理技术落实较好”。

据了解,今年河北省秋粮生产是南部偏旱、中北部多雨,太行山地区及西北坝上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在各地积极开展抗旱、防汛、减灾行动,多项促进秋粮生产的措施推动下,目前全省69个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示范区域春玉米种植密度每亩较常年增加300至700株,夏玉米种植密度每亩较常年增加600至800株,整体长势好于常年,秋粮具备再获丰产丰收的基础。

南部抗旱,千万农技人员奔赴田间

“夏播时就旱,喷灌起了大作用。”在冀南魏县前大磨乡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田间,负责人李西林扒开一株玉米穗,察看灌浆情况。他说自己耕种的2500亩田地,全部用上了喷灌设施,“不仅解决了抗旱问题,还大大提高了肥水利用效率,大约比周边农户大水灌溉省水三分之一”。

“今年‘大小行密植’,双株播种,亩穗数在6000多穗儿,田间技术人员测产,预计亩产1800斤左右”。在魏县棘针寨村国慧农业玉米田,青年农技员李宇龙说:“新品种、新栽培技术真给力,尤其是滴灌设施,成为偏旱年份丰收的保障。”

陪同采访的魏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童利军介绍,该县秋粮面积61.9万亩。夏播以来,多次召开抗旱夺秋粮丰收会议,并成立了县、乡、村抗旱组织,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奔赴田间,服务指导农户及时浇水追肥、辅助授粉、“一喷多促”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邯郸是农业大市,今年以来,该市平均降水量244.4毫米,较常年偏少3成。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166.8毫米,较常年、去年均偏少3成,且降水区域不均衡,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8月14日至17日,该市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有利于增加土壤墒情和秋粮作物灌浆,旱情基本解除。及时出台《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秋粮丰收包联指导工作的通知》,组织市、县15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发挥“一村一名技术员”作用,为农民提供精准的技术帮扶。

近日,在冀南魏县棘针寨村国慧农业玉米田里,该县农业技术干部察看玉米长势,并指导服务农户后期管护技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摄

在全省粮食产量里,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六成。针对7月以来,冀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土壤失墒加快等问题,各地积极行动,实施“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以水调墒、适墒足墒、抗旱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中北部防汛减灾,多措并举促生产

7月下旬至今,该省中北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尤其是西北坝上、太行山个别区域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局部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如兴隆县六道河最大降雨量达650.1毫米,康保县处长地乡日降雨量达372.6毫米。

坝上康保县八大股村受灾较重,河北省农科院结合苗情与气象数据,精准制定防控方案,组织果树、蔬菜、玉米等11支专家团队奔赴生产一线,现场“把脉问诊”,帮助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服务,把损失降到最低。该院蔬菜专家走进西甜瓜大棚,为农户讲解棚室秧苗灾后恢复方法,帮助农户恢复生产。

“周边水淹田地不少,损失都挺大的!”怀来县九营村种粮大户王爱军的1500亩农田全部被淹。他说,农田积水退去后,土壤中的养分溶解或冲走,需要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当地农业部门及时检验土壤墒情,引导用无人机飞播配方叶面肥,并给田间补充氮肥、钾肥。

面对严峻汛情况,河北省农业农村系统迅速行动,依据雨情、汛情与灾情变化,及时启动并灵活调整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沟通会商,提前预判灾害趋势及影响。全面开展灾情统计核查,完善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农田设施等方面的灾情信息统计台账,实行日调度制度。

该省及时协调安排省级应急保障资金3664万元,用于重点地区农田排水、改种补种及生产设施修复,助力尽快恢复生产能力。积极落实163万公斤绿豆、荞麦、短生育期叶菜等救灾种子储备,可满足66.5万亩补种需求。全力调配抽排水设备,针对受灾较轻地块,采取追施化肥、喷施叶面肥等手段,促进植株恢复生长。落实防灾减灾包联工作机制,组织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和农技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舍,开展全方位巡回技术指导服务。

秋粮整体长势良好,努力再获丰收

“品种好,虫害少,无倒伏,采用40公分、80公分宽窄行密植,亩株数6000株以上。”在肥乡区南屯庄村,种粮大户张瑞杰说,他1500多亩耕地全部种植了玉米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去年玉米田亩产1700多斤,今年整体长势好于去年,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介绍,全区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2.3万亩。该区是玉米种业大县,农业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当地的“沃土种业”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玉米种业企业,7月下旬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调研考察了当地玉米新品种的长势情况。今年,该区出台了《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旨在大面积提升全区玉米单产水平。

当前,正值玉米灌浆期,也是华北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省出台《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方案》。提出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制定15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中北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并引发洪涝灾害,要求当地疏通沟渠,抢排积水,中耕散墒,科学追肥,改善土壤透气性,助力植株生长。各地根据前期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防治棉铃虫、玉米螟、黏虫、甜菜夜蛾、玉米南方锈病、稻瘟病等秋粮重大病虫害。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督促指导各地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紧盯抗灾关键时段,切实把农业防汛抗旱救灾的责任落实到市、县、乡、村,任务落实到具体农户、具体田块,抓实抓细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抗旱防汛救灾保秋粮丰收。”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