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田里绘“丰”景——福建泉州市农田连片整治初显成效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9-06

初秋的福建泉州,稻浪翻滚,生机盎然。在南安市朴一村千亩稻田里,无人机正轻巧地精准施肥,平整如画的千亩良田,去年还是零散的“补丁地”,这方绿色棋局的蜕变,正是泉州推进农田连片整治的生动缩影。

“八山一水一分田”,作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大市,泉州的耕地资源却非常稀缺。如何在“保发展”与“保耕地”间找到平衡?泉州选择破局耕地碎片化,以“农田连片整治”为笔,饱蘸真金白银和政策创新的墨汁,在闽南大地上挥毫泼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出新招、智慧管护显身手……这场深刻的土地变革,实现旱涝保收,绘就了泉州粮食生产“七连增”的丰收图景。

政策引航真金白银浇灌希望沃野‌

农田连片的棋局如何布子?政策引领是关键一步。《泉州市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田连片整治)行动计划(2022—2025年)》《泉州市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千亩良田”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行动计划方案密集出台,构建起强健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真金白银的投入最具说服力。2022年以来,泉州市级财政每年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中安排专项4000万元,优先对水稻功能区、农业产业强镇、农业生态型乡镇等重点区域农田开展连片整治,按照不超过项目新增投资额的80%进行补助,亩均补助最高不超过4000元,已累计建设项目50个,建设面积7万亩以上,不断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全市粮食生产能力。

“政府主导+国企运营+银行融资”等模式,如同金融活水滋润田间,让碎片化农田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南安市大盈溪流域的蜕变便是例证:当地携手福建省旅游投资集团流转2100多亩农田,成功申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地贷”1000多万元,将原本分散的蔬菜田升级为“双季稻+一季油菜花”和“一季稻+一季大葱”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大盈溪流域2100亩农田连片整治完成,闲置的宅基地也被唤醒入股、出租,催生了商贸、餐饮、休闲等多元新业态。如今,这里日均游客超3000人,近万农民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户均增收4000余元。

破壁融合 连片整治绘就丰收画卷‌‌

政策引领下,泉州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原则,因地制宜确定整治规模,统一规划设计,集中投入治理,在闽南山水中绘就出万亩良田的丰收美景。

走进惠安县黄塘溪畔,曾经碎片化的耕地已连片成景。当地通过创新机制,以黄塘溪溪滨慢道为纽带,串联起12个行政村,整合黄塘、紫山两镇水系沿岸的零散耕地,采用“多田套合”模式统筹各类涉农项目,并依托“国企+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机制实现土地集约化流转,累计完成1.5万亩农田的高效整合。经过系统整治,区域农业空间布局显著优化,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创新推出的“两稻两菜”粮菜轮作模式,亩产值突破2万元大关。

2022年,泉州牢牢抓住作为全国首个设区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的契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全域土地整治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更大规模的连片良田,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在南安市朴一村,针对种田效益不高的问题,朴一村探索“指挥部+国有企业+村集体”模式,整合流转零散耕地,置换合并田块。重新布局路网、水网后,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千亩连片良田,提升了机械化作业水平。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2万亩,累计建成19.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8.8万亩、产量15.4万吨。

建管并重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良田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泉州将创新机制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建管并重、数智赋能、生态增值”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长效管护方面,泉州创新“商业保险+财政补助+责任主体”协同机制,为农田设施撑起“保护伞”。全市60%的涉农县(市、区)开展农田设施灾损保险,永春县将895公里水渠、763座拦水坝纳入保险范畴,2亿元的估值保障让基础设施管护后顾无忧。市级财政每年按每亩2元标准补助高标准农田管护,落实“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责任链,形成“保险兜底+财政支持+属地管理”的立体化保障体系。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泉州智慧农业的核心支撑。登录泉州市“数字农田”平台,鼠标轻点间,全市高标准农田信息、“两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现状等数据跃然屏上,卫星遥感影像清晰直观,像一位智慧“大管家”,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前、建中、建后全流程纳入系统信息化管理,实现“一图统管、一网通办”。在南安市水头镇朴一村,170亩标准化农田已变身“数字智慧农田”,农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实时掌握作物生长情况,远程完成灌溉、施肥等操作,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泉州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率先在福建全省以县域内重点流域为轴线,全流域开展“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依托乡村特有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业态,逐步建成经济“高价值”和生态“高颜值”的现代农业高地。永春县桃溪风光带打造的20公里农旅融合示范带成为典范,河道两岸农业、水利、文化以及乡村景观,宛如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稻田音乐节、农耕研学等活动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当朴一村的无人机掠过金黄的稻浪,当黄塘溪畔的农旅综合体迎来游客,泉州正在重新定义耕地的内涵——它不仅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更是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复合空间。这场始于田间的变革,正在绘制乡村振兴的立体图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乌总理证实乌政府大楼首次遭俄军袭击受损

2025-09-07

泰国国王批准阿努廷·参威拉军出任总理

2025-09-07

“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一页”——访阿尔及利亚老战士部部长拉比加

2025-09-07

“推动上合组织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步”

2025-09-07

万国邮联:美国暂停小额包裹免税后寄美包裹量骤减

2025-09-07

日本首相石破茂决定辞职

2025-09-07

新闻人物丨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2025-09-07

美媒称特朗普欲在委境内“动武” 委方:愿对话

2025-09-07

超300名韩国人在美被拘 韩称与美协商完毕拟派包机接回

2025-09-07

乌称俄以“创纪录数量”的无人机和导弹发动袭击

2025-09-07

特朗普威胁要让芝加哥见识“战争部”的厉害

2025-09-07

石破茂决意辞职前曾与菅义伟、小泉进次郎会谈两小时 细节公布

2025-09-07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

2025-09-07

全球发展倡议:惠及各国民众的公共思想产品

2025-09-07

俄总统新闻秘书:全球治理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

2025-09-0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范例——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

2025-09-07

塔巴襲港│噴射飛航:將按情況隨時調節航班

2025-09-07

葉兆輝關注新學年學童精神健康 倡「三層機制」恆常化擴至小學 促規管AI防煽動自殺

2025-09-07

海關破兩宗航空旅客販毒案拘3人 一男子體內藏1.3公斤可卡因

2025-09-07

塔巴襲港│今晚9時20分改發8號風球 至少維持至明早11時

2025-09-07

九三閱兵後感|牢記先輩付出 悟吾輩須自強(學生投稿)

2025-09-07

塔巴襲港│所有日校明日停課

2025-09-07

塔巴襲港│噴射飛航:再調整航班開出時間

2025-09-07

選管會:補選投票維持至下午6時 點票如期進行

2025-09-07

2025年選委會界別分組補選投票結束 投票率約97.33%

2025-09-07

調查揭離院青年遭「弱勢標籤」困擾 逾五成不願透露院舍經歷

2025-09-07

熱氣球節│主辦單位:所有門票可全額退款

2025-09-07

塔巴襲港│城巴日間路線晚上11時半陸續暫停服務

2025-09-07

塔巴襲港│九巴及龍運巴士今晚11時20分暫停服務 通宵服務暫停

2025-09-07

塔巴襲港│港鐵服務維持周末正常班次至晚上收車

2025-09-07

塔巴襲港│天星小輪晚上11時停航

2025-09-07

周一鳴與名導林超賢 聯同少訊及耆樂警訊會員欣賞《蛟龍行動》優先場

2025-09-07

甘肃内陆干旱区玉米智慧滴灌技术示范区观摩交流培训会举办

2025-09-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高端“头雁”人才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5-09-07

村跑:引客入津 带热乡村

2025-09-07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庆启幕 签约超2000亿勾勒智能产业新蓝图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