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开业 艺术+人文+商业呈现“沧之新境”

艺术中国2025-08-17

“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开业现场

沧州,地处河北东北部,南临齐鲁,洙泗遗风犹存;北接幽燕,尚武侠义依在,素有“武术之乡”美誉,一方沃土,孕育无数精英。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经济繁荣。而今,艺术之花在此盛开。

2025年8月15日,“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暨“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开幕,为沧州城带来了清新的艺术之风,为沧州人的生活添加一抹靓丽新景。它结合在地文化和潮流文化,将社区生活与休闲时光相结合,以艺术策展型商业为依托,汇集潮流买手、娱乐休闲、夜生活美食、周末集市等多品类也太,为年轻一代消费者提供集人文艺术、娱乐休闲、美食美景为一体的商业艺术生活空间,将成为沧州地区一处文化艺术新地标。

一首诗文化艺术中心-内部场景

在谈及“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创办的初衷时,创办人周天红说:“只有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才会有‘温度的’商业结构。而艺术和文学是人文关怀最佳的载体,只有艺术+人文+商业,同时兼顾‘在地文化’,才能打造出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新型商业综合体”。创办人王萍说:“创办‘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的初衷,是要让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让百姓能够接收到最为正宗的艺术,让大家出了家门口,挎着菜篮子,如在菜市场消费当中,就能得到艺术的熏陶。”

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美术教育场景

在谈到做“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的“新诗意·慢生活”的使命时,周天红说到:“在当下繁忙、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在巨大的钢筋水泥城市森林中,个人的生活节奏和情感需求都变得渺小和微不足道,而商业综合体所承载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售卖,而更应该是调解和连接人的情感、精神的纽带和平台。”王萍则表示:“生活是件有趣的事。在我们艺术生活中心,每天都能玩好玩的游戏、吃特色的美食、沉浸于多彩的艺术、结交更多‘有同好·好有爱’的新朋友。”

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诗开始的地方

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诗柱

一首诗文化艺术中心-楼层间诗柱

一首诗文化艺术中心-扶梯旁的诗柱

一首诗文化艺术中心-电梯旁的诗柱

一首诗文化艺术中心,占地5.5万平方米,4个楼层,分别划分为“烟火暖情”“朱颜雅韵”“童趣艺境”“新桃生活”四大类别,融艺术展览、艺术教育、诗歌文艺、女性时尚、美食美景等板块于一体,解构艺术的傲慢,让艺术走进生活,重构新型邻里关系,艺术中心将辐射周围半径5公里以内的社区,满足百姓物质精神需求。不仅是一座沧州新型文化艺术商业综合体,更是切实解决百姓身体心灵问题的愉悦场所。

用一首诗、一幅画,照亮一座城。

一首诗,接一首诗,总是不经意出现在艺术中心的各处,那些书写在水泥石柱上的诗句,正如一阵阵清新之风,吹拂着每一位走进艺术中心的人的脸庞,温暖着每一颗孤独的心灵,照亮着每一双疲惫的眼睛。

沧之新境:六人油画平行个展

同时,“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也拉开帷幕。策展人张英剑谈及策展的立意及缘起时,说道:“‘一首诗’并非仅是一行文字,它是我们为心灵预留的光明角落。在这里,艺术不再是殿堂高悬的展品,而是如‘一首诗’般融入日常的呼吸与脉动。我们相信,生活本身也像艺术一样是一场神圣的创作。这里是我们共同描绘的一个新天新地,一处精神的“应许之地”,一个‘启示’之地。‘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启幕,它的定位是将艺术融入生活,艺术是中心的基础,因此邀请我策划一场艺术展览。”

这次选取的六位背景迥异的艺术家,涵盖了从90后到60后的中青年艺术家代表,每一位艺术家选出20-30幅作品,并展现出具象、抽象、表现等艺术形式。展览现场中,我们看到每一幅作品,没有标识作品名称和尺寸,张英剑解释说:“不给每一幅作品命名以及标识尺寸,是为了解放观众的想象力,不为作品的名字所束缚。”这无疑是一种对作品无限内涵和意义的一种新颖的探索,让观众的自主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张岩作品

张岩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毕业后,一边在高校做教学工作,一边从事创作。此次展览展出了2019-2025年的优秀作品,包括4个系列《生长的形体》、《游戏》、《红指甲》、《吻》,共24幅。张岩谈到这些创作时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尽力挣脱美院教育给予我的艺术上的一些束缚,更多地是想像小孩子那样,以自由的心态去探索绘画的纯粹性。所谓“绘画的纯粹性”,我认为是在作品中以一种直觉的、感性的、原始的、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涂抹方式来强调出构成绘画的结构、线条、色彩、笔触和材料等本体语言,通过对这些纯粹的绘画元素的强调,重新赋予绘画以活力,表现作品的生命力。每一个阶段,我差不多创作20多幅作品,完成一个阶段的探索。这些画作,显示出我不同阶段的探索痕迹。

“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赵险峰作品

赵险峰做当代艺术创作历经二三十年,一直活跃于北京的当代艺术圈,此次展出他近几年创作的“玉米地系列”,表达在疫情期间对生活的记录以及对艺术的思考。在谈及该系列作品的创作时,赵险峰说:“我的画室外是一片菜地,那一年种了一片玉米,夏天的时候郁郁葱葱,生机勃勃。8月份以后,天气渐凉,我在画室画画,看到葱绿的玉米叶渐渐变黄,再加上当时母亲病重,她是阿尔海默茨症,记忆渐渐消失。头脑中瞬间产生要把玉米的生长过程用画记录来,人活一世,草木一生。是一样的境地。

艺术的本质是表达自我精神的情感,记录生命的痕迹,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生命过程的印记。画玉米地的那一段时间,充分舒解了我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也留下了作品,留下了和母亲最后的时光记忆,也是对母亲最好的缅怀。”

“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陈元隆作品

陈元隆是本次展览邀请到的九零后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四川美院毕业后就读于英国伦敦艺术学院,活跃于国内外的艺术圈层,并举办多个个展和群展,是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在谈及中英艺术教育的差别与给予他的影响时,他说,“中英艺术教育的差别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创作逻辑的引导。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中,训练非常系统和严谨,尤其注重基本功的扎实和传统的延续。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造型与技法基础,强调‘如何把作品做好’。而英国的艺术教育则更开放和多元,注重批判性思维和个体化的表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挑战权威。在课堂上,老师更少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不断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说,中国教育给了我稳固的“地基”,而英国教育则提供了一种不断拆解与重建的视角。这种教育差异让我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夹缝中的视角”。中国教育的训练让我对形式、笔触和材质的把握更为敏锐,而英国教育则让我不满足于形式本身,而是去思考作品如何与观者、与社会语境产生对话。同时在英国学校可以使用的创作材料非常丰富,还开发了我的陶瓷和版画系列。”

“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刘在文作品

刘在文此次参展的作品为抽象艺术,艺术材料的独特性,促使观众与之互动,用手指触摸挤压画面上分布的如包装泡沫一样的圆泡,可以听到泡泡破裂般的声音,以此达到身心解压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为艺术的丰富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金立宏作品

“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刘翠萍作品

金立宏和刘翠萍是艺术伉俪,多年来从事具象油画的研究和创作,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此次展览展示的是他们近年来的具象作品,包括人物肖像、静物与风景等题材,体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艺术内涵。六位中青年艺术家,在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集体亮相,为沧州的文化艺术开启了新的起点。(文、图/周文昭)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2025-08-23

一见·这项事业,总书记为何强调必须“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2025-08-23

(有片) 抗戰勝利80周年展|八旬夫婦觀展憶長輩悲壯史

2025-08-23

塞上菜篮 智链全球——宁夏冷凉蔬菜产业激活“共富基因”的黄金密码

2025-08-23

俄发布月球探测新时间表:“月球-26”将于2028年发射

2025-08-23

健康状况不佳 金建希拒绝出席23日特检组传唤调查

2025-08-23

澳大利亚多处海滩出现大量不明成分球状垃圾

2025-08-23

以色列一意孤行批准新建定居点住房 22国和欧盟发声谴责

2025-08-23

因炸弹威胁 波黑塞族共和国国民议会特别会议推迟举行

2025-08-23

阿尔及利亚东北部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3死12伤

2025-08-23

加沙超110万人濒临断粮 世卫组织警告饥荒将持续蔓延

2025-08-23

配枪被劫匪抢走 德国一名警察中弹身亡

2025-08-23

波黑塞族共和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总理辞职申请

2025-08-23

旅德大熊猫双胞胎“梦好”“梦甜”一岁啦!

2025-08-23

一辆尼日尔客车在贝宁坠河 造成43人死亡

2025-08-23

美国两党开打“重划选区大战” 民众批“吃相难看”

2025-08-23

消息人士:普京向特朗普提出俄乌停火四项条件 含反对西方在乌驻军

2025-08-23

马斯克曾邀扎克伯格助其收购OpenAI

2025-08-23

加沙地带超50万人正陷入饥荒 中东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

2025-08-23

澳大利亚矿企计划在南非开采新的地下金矿

2025-08-23

乌克兰公开“火烈鸟”远程巡航导弹试射画面

2025-08-23

“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可能降息

2025-08-23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2025-08-23

伊朗东南部发生武装分子袭警事件致5人死亡

2025-08-23

矛盾再升级 特朗普发出“联邦彻底接管华盛顿”威胁

2025-08-23

荷兰外交大臣因内阁对以色列政策分歧辞职

2025-08-23

天文台:將於晚上9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2025-08-23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頒授儀式」在香港舉行

2025-08-23

(有片)抗戰勝利80周年大型巡展開幕 首日吸引超30團體參觀 市民讚提升港青愛國情懷

2025-08-23

創科揚威 | 納米雙凝膠加3D列印製港產素食三文魚 兩國際發明展分奪金銀獎

2025-08-23

一號戒備信號生效 至少維持至明日中午

2025-08-23

政府刊憲擬從社團名冊刪除學民思潮、人民力量等團體

2025-08-23

从“菜园子”到“菜市场” “扁担公交”护航高温下的“菜篮子”

2025-08-23

將軍澳工業邨地盤男子危站 疑涉勞資糾紛警與消防到場遊說戒備

2025-08-23

(有片)抗戰勝利80周年展|市民祝願祖國繁榮

2025-08-23

科学调度,补水增氧……多举措抗旱保蔬菜 守护群众“菜篮子”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