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消防處、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及澳門消防局,由昨日(25日)起一連三日在香港舉辦歷時48小時的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今日(26日)中午,在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舉行第一部分演練,模擬香港受到特大風暴來襲,特區政府向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提出支援請求,演練包括三地人員在多個災難場景進行聯合救援演練及排澇機械人示範等。香港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測試目的包括測試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方案的啟動機制,以及現場聯合指揮系統的協調及溝通。今日下午,演練移師至鯉魚門,模擬鯉魚門村水浸需要經水路大量撤離居民的演練。
今日早上「聯城─2025」第一部分聯合演練,模擬香港出現風暴來襲極端情況,導致救援資源緊張,香港特區政府按粵港澳三地政府於去年6月簽署的《粵港澳應急管理合作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合作框架協議》下機制,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因應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支援請求,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和澳門消防局隨即派出人員、消防車輛和工具,經由跨境「綠色通道」抵達香港參與救援行動。

消防處副處長黃鎮業擔任是次演練的香港跨境救援隊指揮官,負責統籌及調配三地消防救援人員及資源,參與多宗模擬事故的救援工作,包括模擬風暴襲港期間登山拯救被困市民,三地消防人員利用繩索及多功能三腳架等工具搭建繩橋系統,並出動一輛高空拯救車,由廣東省救援人員伴隨擔架從高位將傷者運送至低位,再移交澳門消防隊接應將傷者送到醫院治理。另一災難場景,則模擬颱風導致山崩及多幢樓宇倒塌事故,救援人員利用儀器進行技術搜索是否有人被困瓦礫下,以及將傷者救出送院。
此外,演練又模擬因為暴雨有車庫出現嚴重水浸多人被困,消防派出蛙人潛入車庫進行拯救及搜索行動,當消防蛙人救出被困者,隨即為他們戴上氧氣罩協助離開;另由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則出排澇機械人進入車庫將積水排走。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在第一部分聯合演練完成後會見傳媒時表示,今次測試目的,包括測試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方案的啟動機制,包括測試預先設立的綠色通道如何讓消防車盡快調度進行救援,以及現場聯合指揮系統的協調及溝通。今次演練,模擬香港受特大颱風及暴雨侵襲,消防接獲大量水浸、塌樹及塌樓等報告,由於本港資源非常緊張,需要向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提出支援請求。
昨日中午12時,當香港消防作出支援請求後,同日下午4時,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60名人員及13部消防車輛,澳門消防局15名人員及5部消防車輛,分別經兩個口岸到達香港,並即時建立前線指揮站、聯合指揮站及醫療中心等;直至今早,演練經過三個場景,包括由澳門主導的高空拯救演練、廣東省負責主導的地庫停車場水浸拯救演練、香港主導的大量塌樹引致交通意外,三個演練整體達到目的成果。今日下午,演練會移師至鯉魚門,模擬鯉魚門村水浸需要經水路大量撤離的演練。
楊恩健指,上次演練於去年在江門進行,現場聯合指揮一般由屬地主導,個別任務就會分派至其他部隊;例如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本港需要花費整個月時間處理阻塞道路的塌樹,影響到市民返工返學,便可能要啟動機制尋求廣東及澳門協助。
此外,楊恩健特別提到,昨日在國家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與香港特區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見證下,香港消防處消防及救護學院,與國家消防救護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就師資培訓,教學和科研領域合作,提升應急管理訓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