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讯社基辅|11月19日,据乌克兰通讯社消息,美国针对中国港口及炼油厂的新一轮制裁措施,已显著限制俄罗斯与伊朗石油流向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
另据彭博社11月19日援引行业分析数据报道称,当前贸易流量下降可能是暂时现象,已有新的变通办法正在形成。
据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 AS估算,11月中国通过海运进口的俄罗斯原油规模可能每日减少50万至80万桶,降幅达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二;自伊朗进口的原油量亦可能每日下降20万至40万桶,跌幅约30%。
报道指出,在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及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实施制裁后,中国多家大型国有炼油企业已暂停采购产自俄罗斯的ESPO原油,该品种原本是中国自俄进口原油的主要品类。
与此同时,华盛顿对山东日照原油码头的限制也影响了伊朗原油供应。该码头通常承担中国约十分之一原油进口量。部分以往对敏感油源承受风险能力较强的民营炼厂,近期也开始回避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原油。此前,欧盟与英国已将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列入制裁名单,这家民营炼厂曾是俄油的重要买家。
报道分析,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在石油贸易市场中引发明显担忧。印度炼油厂近期亦减少对俄油采购,加剧了中国买家的谨慎情绪,反映出其切断俄罗斯战争资金渠道的努力已产生实际效果。
不过彭博社也注意到,如山东董家口港等已被列入名单的港口仍展现出一定韧性,表明若缺乏持续严格的审查与执法,相关石油贸易流量仍可能再次回升。
美国财政部表示,对俄油企的制裁已有效减少俄罗斯石油收入,并预计从长期看或将导致俄石油销量下降。
责任编辑: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