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懲教署「一條龍」助刑期少於一年在囚人士更生 作3年追蹤研究
2025-10-24 来源:香港文匯網

「賽馬會連線啟程計劃」為刑期少於一年的在囚人士提供涵蓋在囚期間至釋放後的「一條龍」更生服務,並對他們的更生情況進行追蹤研究。圖示署理懲教署署長吳超覺(右二)、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教育;青年)應鳳秀(左二)、善導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潘兆童法官(左一)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署任院長方偉晶(右一)主持啟動儀式。(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為刑期少於一年的在囚人士,提供涵蓋在囚期間至釋放後的「一條龍」更生服務,並對他們的更生情況進行追蹤研究。懲教署舉辦的「賽馬會連線啟程計劃」昨日(23日)正式啟動。計劃於羅湖懲教所、壁屋監獄、塘福懲教所及大欖懲教所推行,包括透過專業社工評估,為在囚人士安排合適的個人成長小組活動,協助他們發展個人強項等,又會提供就業相關協助,並在在囚人士離開院所後持續跟進個案,透過社區活動協助他們建立正向的社交網絡,並順利融入社會。

「賽馬會連線啟程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懲教署及善導會聯合策劃,並由香港大學擔任知識夥伴。

署理懲教署署長吳超覺指,計劃應用了終止犯罪理論,並將更生服務由懲教院所延伸至社區,有助降低更生人士的重犯機會,重塑奉公守法的新身分,重新連結社會,亦支援他們回饋社會,逐步逆轉人生。

署理懲教署署長吳超覺在「賽馬會連線啟程計劃」啟動禮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教育;青年)應鳳秀指,更生人士若得到適切的協助,能有效減低他們重犯的情況,更可讓他們轉化為社會的人才資本。

善導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潘兆童法官指出,計劃為在囚及更生人士提供從院所到社區的無縫接軌多元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訂立目標,並逐步重建與他人的關係,使他們能融入社區,成為貢獻社會的力量。這是一項歷史性的里程碑。

港大社會科學學院署任院長方偉晶表示,首次採用隨機對照組的科學方法評估計劃成效,為更生服務提供寶貴的實證數據,有助未來發展出更多元化及更具成效的更生概念。

懲教署更生服務研究組會聯同港大展開為期3年的研究,追蹤並研究服務使用者釋放後的更生情況。

「賽馬會連線啟程計劃」為刑期少於一年的在囚人士提供涵蓋在囚期間至釋放後的「一條龍」更生服務,並對他們的更生情況進行追蹤研究。圖示嘉賓參觀計劃下為在囚人士安排的藝術小組活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