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政策直通车进沙龙 重庆“头雁”夜话解难题
2025-10-2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10月16日晚,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暖意融融,重庆市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农业青年企业家“头雁沙龙”在此开启。这场以“政策直通车,沟通零距离”为核心的活动,把第一手政策解读送到柑橘加工、村庄经营领域的“头雁”学员手中,精准破解大家经营中的堵点痛点。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仕杰,以及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政策与改革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与全体相关方向“头雁”学员围坐一堂。活动一开始,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卿阳成就带着《重庆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政策明白纸》开讲,把重庆“头雁”培育的政策体系、支持举措梳理得明明白白,让学员们对政策红利一目了然。

随后,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刘明、政策与改革处处长商勇强接力解读。刘明特别提到,重庆“头雁”培育不搞“一刀切”,专门盯着学员最缺的经营管理能力发力,依托“双一流”高校优质师资,就是要帮大家实现从“懂技术”到“善经营”的跨越,让有潜力的涉农中小企业成长为管理规范、战略清晰的现代农业主体,真正扛起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升级的担子。

最让学员们振奋的是闭门交流环节。大家不再“藏着掖着”,围绕“头雁”政策配套、项目落地细节、长期孵化支持等实际问题畅所欲言,一条条建设性意见接连提出。王仕杰与相关处室负责人认真听、仔细记,对每个问题逐一回应,你问我答间,现场氛围不断升温,真正实现了“干部与学员面对面,需求与政策精准碰”。

“这样的面对面交流要多搞、要推广!”活动尾声,王仕杰在总结中明确,将把“头雁”学员与农业农村部门处室负责人直接对接的机制固定下来,织密精准沟通渠道,把“头雁”培育工作做细做实。他还寄语全体学员,要珍惜培育机会,多和同行搭伙协作,以“头雁”平台为纽带,踏实学好本领,将来反哺乡村,带动一方百姓一起闯、一起富。

作者: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