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今日(9月18日)在廣西南寧出席第22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平行論壇「中國—東盟商事法律論壇」,推廣香港法律服務在支持企業「引進來」及內企「走出去」的優勢,促進桂港攜手支持內企開拓海外市場。
張國鈞博士昨日(9日17日)抵埗後,隨即會晤廣西壯族自治區司法廳廳長李道軍。雙方深入討論加強兩地法律界合作,尤其在商事調解、仲裁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培訓方面。

張國鈞博士表示,國家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內企拓全球發展正當其時。廣西是國家面對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橋頭堡,亦是「一帶一路」倡議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銜接的重要門戶,近年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增長。另一方面,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內聯外通的優勢,既是國家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亦是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且具備世界水平的法律、會計、金融、稅務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服務,能擔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
他說,行政長官昨日公布《施政報告》中,明確指派他專責推廣香港法律服務,協同其他專業服務如會計、金融等,支援內企出海需要。此行意義重大,將有助促進桂港優勢互補,為兩地法律服務開闢發展空間,為內企出海保駕護航。
他感謝廣西壯族自治區司法廳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西分會邀請出席峰會論壇,表示論壇有助促進區域經貿合作上的法治保障,讓廣西和東盟國家加深了解「借港出海」的獨特優勢。
論壇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以及東盟十國國家工商會共同主辦,吸引逾三百人出席,包括來自國內及東盟國家的法律界、工商界人士、法律科技企業代表及學者。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秘書長Ignacio Tirado教授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海龍亦在論壇發言。
論壇上,張國鈞博士說,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一直都是非常積極的參與者、支持者。要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新力量,就必須繼續加強法治建設,而就建構一個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香港能提供一系列高質量專業服務,包括金融和國際法律服務。
他闡述香港法律制度備受國際信賴的特點時表示,香港的雙語普通法制度穩定、便利、安全、可信,而且擁有豐富的國際法律人才、法律科技先進,與內地的法律制度銜接,是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法律制度,能有效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不同項目。
他亦提到,香港正積極推動利用包括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構建能力,滿足正在迅速增長的跨境爭議解決服務需求,使香港成為法律科技中心和樞紐。
在專家演講環節,隨行的律政司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辦公室主任楊玲博士亦就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及其能力建設項目的發展發言。楊玲博士回顧了學院自去年十一月成立以來的培訓項目,包括與國際組織和國家部委的合作,並歡迎東盟各國法律界與學院合作,在跨境爭議解決和法律新興領域進行聯合法律人才培訓。她還表示學院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和全球唯一中英雙語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獨特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法律界人士提供能力建設、知識和經驗分享的平台,以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中心地位,在國家涉外法治建設中更好發揮作用。
張國鈞博士之後分別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西分會會長楊雁雁,及來自廣西律師協會、商界、境外包括東盟國家的法律業界代表會面,就內企出海面對的挑戰、跨境專業服務支援內企等議題交流。
此外,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司法廳副廳長梁和民陪同下,張國鈞博士參觀中國—東盟商事仲裁協作中心,了解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仲裁領域的協作。該中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司法部共同推進設立的國際商事仲裁交流協作平台。他並到訪廣西國際民商事調解中心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了解運作。
張國鈞博士明日(9月19日)將出席2025面向東盟律師涉外實務交流會並致辭,隨即返港。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