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不只是音乐剧、舞台剧受到消费者青睐,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如今传统戏曲也展现出新的活力。通过舞台技术升级,文创产品开发,传统艺术正在“惊艳出圈”。
晚上7点半,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京剧《大闹天宫》正在上演。带着小朋友来看戏的观众说:孩子很小就接触《西游记》,京剧作为传统文化非常经典的部分,看到网上有《大闹天宫》演出,想让孩子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结合京剧戏服纹样与经典剧目,国家京剧院推出了包括《龙凤呈祥》AR冰箱贴、京剧凤冠立体纸雕本、Q版人物团扇等在内的20多款文创产品。同时,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和跨界授权,持续挖掘“中国京剧”IP的潜力,推动其文化价值的广泛传播。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田磊介绍,京剧院也在尝试数字化手段传承戏曲,宣传京剧,比如说与动漫文化公司合作做戏曲人物的表情包。通过文创、线上线下渠道了解京剧、喜欢京剧,现在也是主要工作之一。
不仅线下演出市场逐渐升温,传统戏剧线上观演也正在成为热潮。不少戏剧演员通过线上戏曲科普、互动式创作等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青年演员对新媒体更熟悉一些,像直播、短视频,通过这些方式吸引大量年轻人进来。”吉祥大戏院总经理助理原圆表示。此外,AI影像修复、虚实融合互动、AI作曲等前沿数字技术在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应用成果,为传统戏曲注入了现代科技的活力。
广州粤剧团团长陈健超则表示,像很多失传的、宝贵的影像资料,通过过往的手段很难做得到,通过AI的技术可以让艺术作品更清晰,让老前辈们的艺术风范展现在大家面前。
专家表示,戏曲创新其实是多元的。比方说,舞台技术与科技的创新方式,包括演员、主演团体,再有推广传播创新,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在城市、在网络都有戏曲的表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