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顺利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这两艘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的制造完工,对推动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海上风机安装的“大力水手”与“深海巨人”
作为我国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两艘船舶在深远海吊装、打桩等方面作业能力出众。它们都有哪些独特的设计和先进技术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一起登船,近距离了解这两大海上风电安装利器。
这两艘船是海工装备安装的最佳搭档,它们的本领各有所长。
“志高号”的主要功能是吊装和基础打桩,它就像是一个大力水手,有着力大无穷的臂膀。位于船尾红色的巨型桶桩,加上顶部这130米长的臂架就是它的主吊系统。我们再看这边巨大的锚状的就是它的主吊钩,它就像是人的抓手,它可以吊起3600吨的货物,这相当于一次性能够吊起2500辆家用轿车。它能够进行360度的旋转,和上一代的海工安装船相比,旋转的速度提升了整整一倍。而且它的精度还非常高,数千吨的货物吊装的精度误差不超过10厘米。
这里就是“志高号”的主机舱,它有着4颗强大的心脏,就是它的发电机组。它1小时就能发电17000度,能够满足近20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有了它就能满足整艘船全天候高强度的作业。
记者现在来到了“志远号”上,和在海面上漂浮作业的“志高号”最大的不同,就是这艘船多出了4根125米的“大长腿”,就是这种灰色的架体。这使得它可以深深地扎入海底的海床,能够在水深70米的海域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作业。这个柱状的红色高塔就是志远号的吊机了,它最高可以把货物吊到170米的高度,相当于58层楼那么高。海上机组最后的安装工作,特别是机舱和叶片的安装就是由它来完成的。
那么,“志高号”和“志远号”是如何共同完成一台风机的安装的呢?
首先,“志高号”凭借“大铁臂”,将钢管桩吊起插入水中,吊起打桩锤,把钢管桩打入海底,完成基础打桩。随后,“志远号”利用 “大长腿”稳稳扎入海底,并将船体升高,为海上安装提供稳固的平台。它把塔筒吊装到基础上,然后将风机机舱、扇叶逐一安装到塔筒顶端,这样风机就安好了。两艘船紧密配合,能够满足单机容量25兆瓦的深远海一体化海上风电高效率施工作业需求。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新装备不断投产,进一步巩固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制造这两艘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江苏南通振华重装码头是国家级海工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先进制造业集群所在地,这里的海工装备约占国内市场1/4,船舶制造业规模居国内第一。
不仅仅在南通,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海工市场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209艘,金额约268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我国新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108艘、金额约186亿美元,占世界份额69.4%。海上风电船舶未来5年预计将保持25%左右的高速增长。
同时,我国高端船舶海工装备领域“含新量”和“含绿量”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大型海上风电安装船、新型海上风电运维船订单持续承接。
2024年,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并实现了主流船型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