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共体团结谋发展 对华合作添动力

新华网2025-02-23

新华社布里奇敦2月21日电 题:加共体团结谋发展 对华合作添动力

新华社记者蒋彪 宣力祺 吴昊

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第48届政府首脑会议19日至21日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举行。会议聚焦气候变化及气候融资、粮食安全、对外关系等议题,不仅展现出加共体团结合作、维护地区利益的决心,更发出了谋求共同发展、追求公平正义的南方声音。

2025年2月19日,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轮值主席、东道国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在加共体第48届政府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蒋彪 摄

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

本届会议主题为“团结中的力量:打造加勒比地区的韧性、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共体要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尤为重要。

加勒比地区以美丽风光著称,但气候危机给该地区构成巨大冲击。例如2024年大西洋飓风季是连续第9个活跃度高于平均水平的飓风季,给加勒比地区造成巨大破坏和经济损失。加共体轮值主席、东道国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指出,气候危机使全人类面临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风险挑战,这些并非加勒比或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独有,各国应团结一致加以应对。

加共体秘书长巴尼特肯定了加共体成员国在应对自然灾害上的团结合作,并表示“孤立应对”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全球性挑战,加勒比地区国家必须携手同行以抵御风险。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海梅·塔马约认为,加共体始终将团结协作作为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加共体成员国多为人口稀少、资源有限的小岛国,独立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加强团结协作不仅是加勒比国家应对全球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地区自主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福祉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拉美发展与战略研究室主任王鹏说,加勒比国家大多经济规模小,面临发展滞后、自然环境脆弱等风险挑战,加强团结合作能有效提升该地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这是2023年5月29日拍摄的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的海岸线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摄

推动进步的南方声音

加勒比国家历史上长期受到西方殖民统治,至今仍受到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困扰,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基础薄弱。近些年,加勒比国家自主意识不断提升,妥善解决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呼声渐强。

会议期间,格林纳达总理迪康·米切尔强调,国际社会需确保奴隶制的悲剧不再重演,并敦促前殖民国家为殖民时期实施的奴隶制作出道歉和赔偿。

2013年,加共体设立加勒比共同体赔偿委员会,要求英国、法国等前殖民国家就历史殖民行为进行道歉并作出赔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副研究员步少华指出,相关诉求不仅旨在解决殖民主义遗留的发展困境,更反映了包括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追求国际正义、实现自主发展的共同心声。

有分析说,加勒比国家不断扩大合作,积极同周边国家建立联系,不仅体现了本地区日益增强的向心力,更体现其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日益增强的自主意识和行动力。

成立于1973年的加共体长期致力于促进地区一体化和成员间合作,如今已成为拥有15个正式成员国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塔马约指出,此次会议上,加共体呼吁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发出了南方声音。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加勒比地区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以及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在推动全球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6月6日,在哥伦比亚巴兰基亚,中交上海航道局的“航浚6009”轮在马格达莱纳河入海处作业。新华社发(中交上海航道局供图)

期待深化对华合作

本届会议上,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也备受关注。近年来,中国与加勒比国家在贸易、教育、生态保护等领域广泛开展务实合作,成果惠及双方人民,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巴哈马总理办公室通讯主任拉特雷·拉明表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教育、基础设施、医疗等方面为加勒比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布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安巴是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加勒比国家之一。在中国支持和帮助下,安巴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并朝着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格林纳达外长安德尔表示,中国一直是包括格林纳达和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的可靠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

有分析指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已成为推动加勒比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中国在技术、市场和信息等多方面能为加勒比国家提供更多支持。塔马约说,加中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石,双方友好合作不仅为加勒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繁荣开辟了新路径。

多重利好推动中老铁路出入境旅客大幅增长 “幸福快车”活力奔涌

2025-02-24

“传承+创新”戏曲玩出新花样 传统艺术惊艳“出圈”

2025-02-24

演出市场春“艺”浓 “演出+餐饮”多元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2-24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铁路系统深挖运力 “西煤东运”大通道上“客运”专线惠民生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2-24

下周天气重大转变!一些城市暖得像5月,南方降雨将按下暂停键

2025-02-24

汇聚更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解锁农业的“无限可能”

2025-02-24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丨我国将建立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2025-02-24

银发列车让老年人更舒适地追寻“诗和远方” 这份出行“锦囊”请收藏↓

2025-02-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02-24

春运期间我国救捞系统救助遇险人员144人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2025-02-24

关注!明天下午3时将举行重磅发布会

2025-02-24

填补技术空白 我国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有新进展

2025-02-24

春运超90亿人次出行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25-02-24

我国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2025-02-24

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增长

2025-02-24

全国春灌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

2025-02-24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张玉珍: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2025-02-24

踏青赏花享春光 “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

微视频丨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2025-02-24

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40天超90亿人次!多项数据创纪录 透视2025年春运三大亮点

2025-02-24

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2025-02-24

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2025-02-24

焦点访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这样“划重点”

2025-02-24

奋进的春天丨中国经济春潮涌动开新局

2025-02-24

第一观察 | “三农”要“三增” 根本靠改革

2025-02-24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坚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2025-02-24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亮点?

2025-02-24

享受春日美景、品尝“头春”味道……“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