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高于1年期 同业存单收益率现“倒挂”

北京商报2025-02-21

作为负债补充的重要工具,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热度不减。2月20日,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湖南银行、柳州银行、莱商银行、东营银行等银行公布了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与上年同期相比,多数银行发行额度有所上升。拉长时间来看,开年至今,共有80家银行披露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平均发行额度有所上升。

而从已发行同业存单收益率来看,长短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呈现“倒挂”趋势,1个月期AAA评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高于1年期。在分析人士看来,多家银行2025年增加同业存单发行额度主要是为了优化负债结构及满足资产端投放需要,收益率“倒挂”反映市场对长期利率走势仍然比较谨慎。随着经济回暖向好,后续不排除同业存单发行机构数、发行规模以及整体收益率出现全面上升的可能性。

计划发行额度攀升

中国货币网显示,2月20日,已有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湖南银行、柳州银行、莱商银行、东营银行、青岛农商行在内的30家银行公布了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与上年同期相比,多数银行发行额度有所上升。

例如,农业银行申请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额度为2.18万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2.05万亿元增加1300亿元;兴业银行2025年度同业存单备案发行额度为1.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单发行额度为1.35万亿元,外币存单发行额度折合人民币500亿元,整体额度较上年增加3700亿元;杭州银行2025年度同业存单备案发行额度为35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7亿元。

谈及多数银行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上升的原因,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1月信贷投放力度较大,部分银行可能会有一定的流动性需求,同业存单作为一种灵活的融资工具,能够帮助银行补充流动性,满足资产端投放需要。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成本相对较低,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发行额度降低整体负债成本,优化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管监管对同业业务有相应的限制,但在合规范围内,同业存单仍是部分银行扩大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的重要手段。

拉长时间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开年至今,共有80家银行披露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备案发行额度约11.03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机构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平均发行额度却多增615.52亿元。

曾刚认为,同业存单发行机构数量减少但平均额度增加的原因是不同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需求各不相同,当下一些因素,特别是流动性的因素,具有短期性。整体上,银行业整体的流动性偏宽松,多数机构不一定有很强的发行需求。

收益率出现“倒挂”

所谓的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

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近年来,同业存单发行保持增长态势。近日,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了2024年各类债券发行情况,金融债券中同业存单发行量延续2023年增长趋势,发行规模达3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03%,占全年各类债券总发行量的39.51%,占比进一步提升。

同业存单的发行热度虽不减,但从收益率来看,已发行同业存单长短期收益率出现“倒挂”。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评级多为AAA,以AAA评级同业存单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1个月期AAA评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为1.9952%;3个月期、6个月期、9个月期、1年期的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9575%、1.9581%、1.9442%、1.8711%,1个月期和1年期收益率“倒挂”明显。

对于长短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倒挂”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一方面,银行面临大量同业存单到期续借和负债端资金缺口的双重挑战,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另一方面,长期同业存单的利率定价更容易受到货币宽松预期的影响,而短期存单则受到存量产品到期重置的担忧影响。此外,非银机构在资金偏贵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融出资金,对存单的配置需求较弱,进一步加剧了“倒挂”现象。

“短期利率受1月信贷投放较快影响,短期资金需求相对突出,长期看,利率仍决定于经济整体增长前景和长期的资金供求关系”,曾刚认为,目前来看,市场对长期利率走势仍然比较谨慎。短期利率走势能不能持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1个月期、3个月期、6个月期AAA评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虽较9个月期、1年期高,但较2月18日收益率已有所下滑。

展望后续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及收益率趋势,曾刚指出,一方面,同业存单整体的市场状况,需关注今年宏观政策以及实体经济走势,随着经济回暖向好,不排除发行机构数、发行规模以及整体收益率出现全面上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结构层面,同业存单市场将进一步向优质银行集中,规模扩大但收益率分化,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变化调整策略,银行则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应对挑战。

多重利好推动中老铁路出入境旅客大幅增长 “幸福快车”活力奔涌

2025-02-24

“传承+创新”戏曲玩出新花样 传统艺术惊艳“出圈”

2025-02-24

演出市场春“艺”浓 “演出+餐饮”多元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2-24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铁路系统深挖运力 “西煤东运”大通道上“客运”专线惠民生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2-24

下周天气重大转变!一些城市暖得像5月,南方降雨将按下暂停键

2025-02-24

汇聚更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解锁农业的“无限可能”

2025-02-24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丨我国将建立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2025-02-24

银发列车让老年人更舒适地追寻“诗和远方” 这份出行“锦囊”请收藏↓

2025-02-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02-24

春运期间我国救捞系统救助遇险人员144人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2025-02-24

关注!明天下午3时将举行重磅发布会

2025-02-24

填补技术空白 我国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有新进展

2025-02-24

春运超90亿人次出行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25-02-24

我国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2025-02-24

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增长

2025-02-24

全国春灌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

2025-02-24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张玉珍: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2025-02-24

踏青赏花享春光 “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

微视频丨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2025-02-24

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40天超90亿人次!多项数据创纪录 透视2025年春运三大亮点

2025-02-24

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2025-02-24

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2025-02-24

焦点访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这样“划重点”

2025-02-24

奋进的春天丨中国经济春潮涌动开新局

2025-02-24

第一观察 | “三农”要“三增” 根本靠改革

2025-02-24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坚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2025-02-24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亮点?

2025-02-24

享受春日美景、品尝“头春”味道……“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