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姬文風)香港教育大學今日(20日)舉辦新春傳媒聚會,校長李子建以及一眾學校管理層,向傳媒介紹大學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最新進展、新學年課程改革及學士、碩士課程的新方向等,並回答了記者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
李子建提到,國家此前公布《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我相信當中有很多條目、大方向,都可以讓教大積極檢視,並且作出貢獻。」
面對宏觀經濟挑戰,李子建坦言,政府縮減撥款無疑會對教大帶來影響,「但無論點都好,我地都一定會做好自己。如果資源充足點,我們可以做多一點,資源緊張的話,我們會排好優次。」
他強調,教大定當與香港社會風雨同舟,攜手並進,與特區政府共渡時艱。大學會妥善運用財政儲備,並引入新科技提升行政效率,確保各項規劃得以順利落實。
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在補充「資源優次」方面時表示,在科研角度而言,未來會投放更多資源到能為社會解決問題的領域,而傳統學科或可「擺後小小發展」。
副校長(行政)方永豪則提到,不會因為撥款的一時起跌而改變長遠策略,「但如果個別項目未必好急,又或某些東西只是舊一點,但還可用,就未必花太多錢去翻新。」
此外,教大學士學位課程在2025/26 學年起迎來改革,現有的13個五年制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將全線成為雙學位課程,讓學生在深化教育主科知識的同時,具備多元知識,於日後成為教師時可將相關知識授予學生。
同時,教大將增設三個本科新課程,分別為「數碼中國文化與傳意榮譽文學士」、「言語病理學及康復榮譽理學士」以及「個人理財理學士」。
教大並將於 2025 學年起推出九個全新授課型碩士課程,其中五個課程與人工智能和新興科技相關,以展示對相關領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