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人寿0.62%股权遭变卖,此前约六三折挂牌流拍!多位高管“超龄服役”

市场资讯2025-02-20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图源:图虫创意图源:图虫创意

2月19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人寿”)0.62%股权及孳息将于2月22日在该平台变卖,变卖价3424.42万元,评估价5350.66万元,大约打了六三折。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该笔股权曾分别于2024年11月22日、2024年12月13日两次挂牌拍卖,起拍价从4280.52万元降至3424.42万元,均以流拍告终。此次变卖价与第二次起拍价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人寿此前已连续四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此外,渤海人寿多位高管“超龄服役”,其中董事长吕英博现年已64岁。

针对此次股权变卖事宜,渤海人寿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股权占比较低,渤海人寿作为独立运营的保险法人主体,内部运营和业务开展保持正常,不会受到此次事件的直接影响。

渤海人寿0.62%股权遭变卖

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人身险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30亿元,主要经营普通型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人身险业务。

评估报告显示,此次变卖的转让方是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如意科技”)。截至评估基准日(2023年9月30日),该笔股权及孳息评估值为5350.66万元。

从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如意科技是渤海人寿持股比例最小的股东,0.62%为所持全部股权,且该笔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该笔股权曾分别于2024年11月22日、2024年12月13日在该平台挂牌拍卖,首次起拍价为4280.52万元,较评估价打了八折;第二次起拍价为3424.42万元,在首次起拍价的基础上又降价20%,但均以流拍告终。

图源: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图源:阿里司法拍卖平台

在一拍和二拍流拍之后,该笔股权进入变卖流程。通常来说,变卖的起拍价与二拍的起拍价相同。

对此,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变卖较拍卖在程序、方式上更加灵活。两次流拍后直接选择变卖可能是为更快处置资产,若变卖仍无人接手,后续可能折价再次变卖或者以物抵债等。

根据规定,网络司法变卖期为60天,如有竞买人在60天内变卖期中的任一时间出价,则变卖自动进入到24小时竞价倒计时;24小时竞价周期内,其他变卖报名用户可加价参与竞买,竞价结束前5分钟内如有人出价,则系统自动向后延时5分钟(循环往复至最后5分钟内无人出价)。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渤海人寿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连续亏损且偿付能力不达标,导致市场对其股权价值的信心不足,投资者参与意愿低。同时,该笔股权占比较低,且存在质押和冻结情况,对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有限,继续拍卖可能仍难以成交。

连续4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渤海人寿在成立后的第二年便实现0.81亿元的盈利。随后的2016年和2017年,渤海人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7.42亿元、89.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2.21亿元。

自2018年起,渤海人寿开始持续亏损。2018年至2023年,该公司的保费收入由80.47亿元增至95.65亿元;但净利润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超92亿元。

自2024年一季度开始,渤海人寿已连续四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而在其披露的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渤海人寿当季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4.80%、58.09%,逼近监管红线。另外,自2021年一季度起,渤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已连续11个季度为“C类”。

关于连续多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原因,渤海人寿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公司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天津国资牵头,股权优化相关工作进展顺利。为维护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稳定,为股权优化相关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经审慎评估并报请监管部门批准,渤海人寿暂缓进行各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信息披露。

此外,渤海人寿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24年公司资产稳定增长、持续向好,形成良性循环经营模式。截至2024年11月底,渤海人寿总资产544.57亿元,连续4年稳定在500亿左右。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渤海人寿多位高管“超龄服役”。渤海人寿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董事长吕英博出生于1961年,现年已64岁,其自2020年6月12日获批出任公司董事长。

除此之外,渤海人寿副董事长闻安民现年63岁、董事尹宏海现年65岁、独立董事赵然(女)现年59岁、监事长苏丽(女)现年65岁。

柏文喜表示,险企高管“超龄服役”现象在行业内并不罕见,部分险企由于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或缺乏合适的人选,导致高管长期在职,甚至超过退休年龄。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二季度马昕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后,渤海人寿总经理一职已空缺近四年。当前渤海人寿由董事长吕英博兼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多重利好推动中老铁路出入境旅客大幅增长 “幸福快车”活力奔涌

2025-02-24

“传承+创新”戏曲玩出新花样 传统艺术惊艳“出圈”

2025-02-24

演出市场春“艺”浓 “演出+餐饮”多元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2-24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铁路系统深挖运力 “西煤东运”大通道上“客运”专线惠民生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2-24

下周天气重大转变!一些城市暖得像5月,南方降雨将按下暂停键

2025-02-24

汇聚更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解锁农业的“无限可能”

2025-02-24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丨我国将建立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2025-02-24

银发列车让老年人更舒适地追寻“诗和远方” 这份出行“锦囊”请收藏↓

2025-02-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02-24

春运期间我国救捞系统救助遇险人员144人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2025-02-24

关注!明天下午3时将举行重磅发布会

2025-02-24

填补技术空白 我国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有新进展

2025-02-24

春运超90亿人次出行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25-02-24

我国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2025-02-24

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增长

2025-02-24

全国春灌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

2025-02-24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张玉珍: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2025-02-24

踏青赏花享春光 “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

微视频丨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2025-02-24

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40天超90亿人次!多项数据创纪录 透视2025年春运三大亮点

2025-02-24

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2025-02-24

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2025-02-24

焦点访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这样“划重点”

2025-02-24

奋进的春天丨中国经济春潮涌动开新局

2025-02-24

第一观察 | “三农”要“三增” 根本靠改革

2025-02-24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坚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2025-02-24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亮点?

2025-02-24

享受春日美景、品尝“头春”味道……“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