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春风殊未老——北京画院37位老画家作品汇聚一堂亮相

艺术中国2025-01-22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致欢迎辞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致辞

2025年1月17日上午,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笔底春风殊未老——北京画院老画家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展厅开幕。展览汇集了北京画院37位退休老画家们的72件(套)艺术创作,全面呈现了老艺术家们精湛的绘画技艺与独特风格,彰显了北京画院的创作实力与艺术风貌。

参展画家张仁芝致辞

参展画家艾轩致辞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马胜民致辞

本次展览聚焦北京画院老画家们,以“笔底春风殊未老”为主题,寓意深刻。“笔底春风”描绘了画家们创作时的灵动与神韵,他们将情思凝于笔端,以线条与色彩赋予作品生机与感染力。“殊未老”深刻诠释了他们的艺术境界,尽管岁月流转,他们仍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尝试新的艺术题材,创作出诸多新作,生动展现艺术常青,无关岁月更迭。展览中,山水画作雄浑壮阔,花鸟图卷娇艳多姿,人物肖像神情百态。画家们笔下万物栩栩如生、鲜活灵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为展览赋联“笔底春风殊未老,画中气象总焕新”,并宣布展览开幕

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嘉宾合影

北京画院1957年成立以来,就承载着周恩来总理的殷切期望——“是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这一定位不仅为北京画院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孕育灵感与才华的广阔平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回溯上世纪80年代,北京画院的艺术家们便已踏上了积极奋进的创作征程。他们以画院为坚实后盾,全身心投入各类美术创作项目。那时,由北京画院主办或参与的大型美术展览在国内外频繁亮相,画院画家们凭借精彩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上屡获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创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北京画院整体创作实力的有力证明。

由北京画院与艺术中国合作摄制的“时代记艺——北京画院老画家访谈录”在展览现场播放

进入新世纪,北京画院与时俱进,推行一系列新举措。通过策划各类艺术活动、举办专题展览,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展示平台。艺术家们积极响应,在画院组织下,踊跃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的策划与筹备。从主题构思到作品遴选,从布展细节到宣传推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同时,画院注重内部的交流与提升,加强画家间的作品观摩与学术研讨。围绕艺术风格创新、传统文化元素借鉴、现代绘画技法探索等诸多话题,画家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相互学习,这种浓厚的氛围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心田,催生出空前活跃的艺术创作与学术探讨新气象。不仅如此,北京画院还注重拓宽艺术家的国际视野,鼓励艺术家们“走出去”。一方面,组织画家走出画室,外出采风,体验风土人情,积累创作素材;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不少艺术家走出国门进行学术交流与艺术活动,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此次展览中的艺术家们在北京画院度过了他们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在画院的培养和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其中不少艺术家曾为各大博物馆创作多幅作品,提升画院影响力;应邀前往各地体验生活,完成集体创作,丰富艺术表达形式;在研修班倾囊授课,将自己的艺术心得传授给更多的年轻学子。如今,这些艺术家们声名远播,桃李满园。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在艺术创作领域持续深耕,彰显着艺术生命的坚韧与持久,为北京画院的艺术传承与发展续写壮丽篇章。

展览座谈会现场

展览座谈会现场

同日,展览相关座谈会在美术馆五层举行。老画家们围绕艺术风格创新、传统文化元素借鉴、现代绘画技法探索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

此次展览展期将延续至2025年3月16日。

部分展出作品

《又展秋华照人间》张文新 2024年 120×200cm 布面油画

《入梦》曹达立 2005年 130×162cm 布面油画

《静谭》张仁芝 2022年 69.5×204cm 纸本水墨

《黄山情深》王路 2024年 120×100cm 布面油画

《设计与绘画》庞均 2009年 210×210m 布面油画

《祥瑞》杨达林 2024年 122×120cm 纸本设色

《共渡芳馨》石齐 2022年 97×180cm 纸本设色

《山寺逢春图》爱新觉罗·连经 2018年 178×96cm 纸本设色

《雨过千峰坡黛浓》宇文洲 1999年 68×67cm 纸本设色

《艳阳天》赵志田 2022年 160×119cm 纸本设色

《新北京风情》闫振铎 2006年 160×140cm 布面油画

《十里清香》王培东 2023年 136×68cm 纸本水墨

《海德堡古堡》吴茜 何扬 2001年 145×224cm 纸本设色

《半桩半几》王怀庆 2001年 112×60cm 布面油画

《小熊猫》王为政 2024年 97×97cm 纸本设色

《藤萝》郭石夫 2019年 178×58cm 纸本设色

《遥远的云》艾轩 2020年 80×60cm 布面油画

《乡村记忆》聂鸥 2021年 80×100cm 布面油画

《山花》杨瑞芬 1999年 180×97cm 纸本设色

《片石神功清凉境》王明明 2023年 125×245cm 纸本设色

《北海清音》庄小雷 2024年 46×50cm×6 纸本设色

《同里》姚远 2023年 110×170cm 布面油画

《玉兰春》邵飞 2023年 98×194cm 纸本设色

《春日有织声》纪清远 2020年 137×68cm 纸本设色

《听雪》王沂东 2023年 160×80cm 布面油画

《贵妃》王志纯 2014年 128.5×64cm 纸本设色

《回娘家》卢平 2020年137×68cm 纸本设色

《白色的塔》张晓勇 2012年 80×130cm 布面油画

《和平鸽》袁武 2021年 240×200cm 纸本设色

《南洼》白羽平 2023年 120×170cm 布面油画

《横河水头村写生》谢永增 2019年 45×68cm 纸本设色

《风》南海岩 2024年 180×193cm 纸本设色

《父与子》蔡玉水 2015年 200×57×201cm 铸铜

《圣殿山遗失的魂魄》莫晓松 2023年 83×113cm 纸本水墨岩彩

《黑松》马琳 2023年 40×40cm 布面油画

多重利好推动中老铁路出入境旅客大幅增长 “幸福快车”活力奔涌

2025-02-24

“传承+创新”戏曲玩出新花样 传统艺术惊艳“出圈”

2025-02-24

演出市场春“艺”浓 “演出+餐饮”多元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2-24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铁路系统深挖运力 “西煤东运”大通道上“客运”专线惠民生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4

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2-24

下周天气重大转变!一些城市暖得像5月,南方降雨将按下暂停键

2025-02-24

汇聚更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解锁农业的“无限可能”

2025-02-24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丨我国将建立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2025-02-24

银发列车让老年人更舒适地追寻“诗和远方” 这份出行“锦囊”请收藏↓

2025-02-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02-24

春运期间我国救捞系统救助遇险人员144人

2025-0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2025-02-24

关注!明天下午3时将举行重磅发布会

2025-02-24

填补技术空白 我国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有新进展

2025-02-24

春运超90亿人次出行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25-02-24

我国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2025-02-24

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增长

2025-02-24

全国春灌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

2025-02-24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张玉珍: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2025-02-24

踏青赏花享春光 “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

微视频丨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2025-02-24

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40天超90亿人次!多项数据创纪录 透视2025年春运三大亮点

2025-02-24

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2025-02-24

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2025-02-24

焦点访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这样“划重点”

2025-02-24

奋进的春天丨中国经济春潮涌动开新局

2025-02-24

第一观察 | “三农”要“三增” 根本靠改革

2025-02-24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4

中央一号文件|坚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2025-02-24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亮点?

2025-02-24

享受春日美景、品尝“头春”味道……“春日经济”活力旺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