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廊坊10月27日讯(记者 张静)108个情境空间、21场沉浸式演出、超800分钟戏剧演出总时长、365天不间断上演……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戏剧主题公园“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以《红楼梦》为魂,以中式美学为骨,将文学经典与沉浸式体验深度融合,让每一位游客(读者)都能在这里解锁属于自己的红楼故事与中式浪漫。
项目运营以来,已吸引大量京津冀乃至全国游客前来体验,有效拉动了本地住宿、餐饮、交通、文创等配套消费,形成了以“戏剧幻城”为核心的文旅消费生态圈。自2023年7月开园至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已累计演出超2.3万场,戏剧观演人次超1200万人次。
一进入幻城,就会被16扇形态各异的中式门楼所吸引。游客(读者)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道进入,如同开启一场专属的红楼序章。幻城内布局则采用棋盘格局,四大主剧场、近20个小型剧场如同棋子般,巧妙镶嵌在108座情境空间中。游客(读者)进入园内,既可以跟着小程序中的节目单去追剧,不错过任何一场心仪的演出;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空间中随意漫步,偶遇花窗映月、曲径通幽的中式景致,或是与突然映入眼帘的独特布景撞个满怀。

“神仙好”情景空间 中国网记者 张静 摄
来自天津的方女士告诉记者:“这是我第2次来这里旅游了,这里的体验项目很丰富,园区打造的这些情境空间拍照都很美,我第一次来光顾着在园区打卡拍照了,那些经典的剧目我都没刷完,我这次来主要是想重点看看几部自己喜欢的剧。”
除了围绕《红楼梦》文学经典策划的核心剧目,园区更以细节打造全方位的沉浸感。游客漫步其间,会不经意间听见“谁心头不沾染半点墨,洗不尽也擦不掉”等十余首原创主题曲,每一首都与“红楼梦”戏剧主题深度契合。目之所及是墙面之上随处可见《红楼梦》书中人物的经典对白,让“红楼梦戏剧”之旅从听觉到视觉,都充满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设立初衷是让《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更好地走进大众中去,尤其是走到年轻人中。总导演王潮歌的理念是让《红楼梦》比较晦涩的文字,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总导演王潮歌“以读者为主角”的创作理念,拉进游客跟《红楼梦》书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距离,正如总导演王潮歌所说,“这里不讲宝黛爱情,而是讲《红楼梦》与读者的故事。"这句话道出“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精神内核。每天循环上演的21场沉浸式剧目,聚焦“读者”这一全新角度,讲述了无数联动古今的感人故事。

剧目《二商店》演出现场 中国网记者 张静 摄
据介绍,“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有四大亮点:超大体量与丰富体验。作为国内剧目最多、体验最丰富的戏剧文旅目的地,园区拥有21场沉浸式演出和108个情景园林空间。据幻城项目品牌经理方圆介绍,所有剧目总时长超800分钟,若想看完所有演出、体验完全部景观,2天远远不够,至少需要3天时间。独特的叙事视角。不同于单纯讲述《红楼梦》原著,幻城创新性将创作视角对准读者群体,把不同时期读者的故事,与原著情节、人物深度融合,让观众既是观剧者,也能与“书中人”共鸣,仿佛书中角色走进现实。中式美学的建筑表达。108个情景园林空间如同108个“情景盲盒”,每个空间景观各不相同。设计上融合中式审美的大留白、大写意,借鉴江南园林的花窗花门,更将传统建筑特色、水墨山水画技法融入其中,尽显中国风建筑之美。极致的沉浸式戏剧体验。21场剧目的观演方式各具特色,部分剧目需观众跟随剧情移动观看。像《真亦假》等剧目,允许观众走进演出后台,参观化妆间、道具间,近距离感受演员上台前的准备流程,最终还能与演员共同登台表演,沉浸感拉满。在“床剧场”中,观众甚至可以躺下来观看剧目,在未知的情境中与演员互动,沉浸式体验“人在剧中”。
来自青岛的游客黄女士对沉浸式的演出方式很有共鸣:“我觉得这里的戏剧,比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更能将我带入到故事情景中去,而且除了表演的部分,演员的舞蹈,舞台布景也很厉害,我刚刚看过的《四水归堂》,表现下雨的场景时是真的有水幕流下来,给人的感觉好真实。”
在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会策划特别活动。今年中秋节,戏剧幻城16扇中式门楼入口处上演了限定光影秀——“把思绪说给月亮听”。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征集的上千位网民关于中秋美好寄语投射于16扇门楼上,营造出诗意盎然的视觉盛宴,让游客(读者)在美好祈愿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不仅是一座戏剧之城,更是廊坊市推动文旅产业创新性发展的鲜活“缩影”。“我们将继续以'只有红楼梦’为引领,推动更多优质文旅项目落地,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让廊坊市不仅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会客厅’,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目的地。”廊坊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