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在有效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实施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农药减量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4年全省种植业农药使用商品量较2020年减少7.9%,年均减少1.98%,连续9年实现负增长。
“十四五”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总结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杨慧 摄
建立“五强化”工作机制 统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植保工作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护航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可谓责任重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龚昕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湖南坚持植保控害保安与农药减量增效并进,始终将化学农药减量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
为推动化学农药减量化工作落实落细,湖南建立健全“五强化”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部署、强化宣传培训、强化调研考核、强化资金保障,全省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聚力“五推进”技术路径 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围绕“精准减药、绿色增效”目标,湖南系统推进新测报、新方式、新技术、新药械、新药剂等“五新”技术集成应用,同步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推进精准新测报。全省配置了1151台(套)智能监测设备,在56个县建成了243个田间观测点,每年发布病虫情报1000余期、手机预警短信500万条次,病虫害预报准确率提升至92%,形成较为完善的预警监测体系。
推进防治新方式。发布《湖南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管理办法》,大力培育引导专业化防治服务,2024年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3.67%,高出全国均值6个百分点,年服务面积2亿多亩次。
推进绿色防控新技术。近5年建设水稻、油菜、柑橘、蔬菜、茶叶等5大类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1200余个,推广翻耕灌深水灭蛹、药剂拌种、性信息素干扰与集成诱杀、食诱、低茬收割、抗性品种等10大关键技术,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69%。
推进新药械、新药剂。近5年,湖南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快速增长、高效低风险药剂应用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全省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2万台,高效低风险、环境友好型农药覆盖率达90%以上,增效喷雾助剂年均应用面积超1.3亿亩次。
持续强化“四个协同” 着力推进“四个提升”
益阳市赫山区是湖南高效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的一个缩影。通过构建政府部门、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资农机企业“四位一体”市场化运作的协同推进机制,赫山区每年创建30多个蔬菜、水稻等绿色防控示范片,扎实推进新测报、新方式、新技术、新药械、新药剂等落地见效,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得到大幅提高。
专家现场观摩水稻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示范成效。 杨慧 摄
“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强化‘四个协同’、着力推进‘四个提升’,聚焦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重要节点,纵深推进农药科学使用增效行动。”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张政兵说。其中,“四个协同”是指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协同发力、两个“四位一体”协同推进、优化服务与加强管理协同并举、宣传引导和服务指导协同创新;“四个提升”即着力提升公共植保体系能力和服务效能、提升新技术产品集成示范水平、提升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质量、提升农药科学使用增效工作综合保障能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