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因地下水和雨水持续汇集形成了大片积水,从去年开始当地种上了浮床水稻,把这里变成了“良田”。
今年,当地通过持续创新种植模式,对浮床种植细节进行优化,针对水体溶解导致的肥力流失的问题,调整基质配方比例,从源头保障肥力。
水面上稻浪翻滚,水下则是生机盎然的养殖场景。一水两用、稻鱼共生,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还净化了水体,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采煤沉陷区通过拓展利用空间,促进生态治理与渔业发展协同推进。
湖北安陆:秋播“有备而种”57万亩农田忙起来
眼下,在湖北孝感安陆市的57万亩农田里农机来回穿梭、农户忙前忙后。今年,当地把种子肥料提前备足,新农机开到地头,秋播工作正顺利展开。
要播种,肥料种子得跑在前头,在安陆市孛畈镇农技服务站,运肥的货车一辆接一辆,各村都赶来把“秋播套餐”领回家。今年,镇里准备了4000亩油菜种子和100多吨的肥料,免费发到农户手中。
地里“种肥”齐备,新农机也来助力。眼下,孛畈镇用上了液压翻转犁,这“家伙”力气大、耕得深,能把板结的土壤彻底翻个身,再配合旋耕机细整一遍,硬土地变得又松又软,特别适合油菜“安家”。
湖南耒阳:125万亩油茶迎丰收 拉开产销旺季序幕
在湖南耒阳,125万亩油茶林迎来丰收。这两天,当地寒露籽系列油茶品种率先开山采摘,拉开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油茶产销旺季序幕。
在耒阳市一处2万亩油茶种植区,油茶树沿山坡铺展,漫山沉甸甸的油茶果压弯枝头。种植大户李春凤带着二十余名工人穿梭在油茶林里,开启了新一年的采摘。他通过选用优良品种、科学抚育等技术手段,提升油茶产量。
为应对各种极端天气,让油茶产业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近年来,耒阳市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油茶的亩产从200斤提升至最高800斤,破解了传统种植的产量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