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嚴鍇華、唐文)香港全力參與及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表示,香港將於本周三至周四(10日至11日)舉辦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匯聚來自18個「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超過90位主要官員及工商界翹楚,深入探討投融資、創科、基礎建設、航運物流及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合作機遇。他表示,香港深度發揮聯繫內地與國際「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在積極貢獻國家發展戰略的過程中,也為自身的發展注入新動能、開拓新機遇,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有企業代表表示,論壇就像「相睇」,幫助企業透過面對面交流,了解彼此的實力與需求,精準對接。
香港文匯報近日訪問3間企業,分別為曾參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代表團,前往中東開展經貿、科技領域等交流的內地企業雙登集團;扎根香港20多年的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以及由香港大學孕育的初創公司Archireef,分享他們對「一帶一路」機遇的看法及企業透過香港拓展業務和海外市場的經驗。
訪中東創新機遇 體現港橋樑作用
「自上次跟隨行政長官訪問中東後,便為集團開創新機遇,其間在儲能、綠色電力及供應鏈等領域與多名合作夥伴達成協議,充分體現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發揮的橋樑作用。」雙登集團董事會顧問蘇曉焰說。
該集團早前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全港首間「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儲能」的上市公司。蘇曉焰表示,數年前該集團便計劃以香港作為總部,原因是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是連接內地企業與國際資本的重要橋樑,對內地企業是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
他續指,香港擁有多間世界排名靠前的頂尖大學,科研實力非常雄厚,而香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化應用的能力亦頗為突出,該集團之後亦計劃與其他大學或實驗室開展聯合研發項目。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務實的工作態度,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例如該集團與港大開展聯合研發項目時,不論在政策還是資金方面均能獲得扶持;投資推廣署也為該集團提供戰略層面的支持與指導。
談及中東市場,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幕僚長王德賢直言已累積超過十年經驗,其間見證當地市場的進步,不論是了解當地規管要求、市場特點、政府要求、銀行辦事流程,還是成立公司的具體條件,都已逐步摸索出規律。他認為,不同經營模式對應當地規範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進入新市場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而近年隨着外資不斷湧入中東,以及「一帶一路」的推進,中東市場的開放程度及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亦不斷提升,如今在特區政府的牽線下,雙方的信任基礎大幅提升,未來將進一步拓展中東市場。
論壇提供平台 讓潛在合作夥伴認識
王德賢認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最大的價值就是提供一個平台,讓眾多企業、政府機構在同一場合交流。對企業而言,首要意義是「讓潛在合作夥伴認識我們」,讓對方知道有這間公司存在,且能提供他們所需的服務。他笑言論壇就像「相睇」,「雙方能透過面對面交流,了解彼此的實力與需求,只有與合作夥伴深入溝通,才能明確對方需求與企業的服務能力。」
Archireef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碧芬表示,當初進入中東市場時,不僅面臨文化差異,還要面對投資環境的轉變。她以阿聯酋為例,「找到對接窗口、精準解決問題,往往能節省數個月的時間成本。」余碧芬直言,作為一間香港背景的創科企業,如何讓當地接受投資,過程可謂「過五關斬六將」,但後來有了特區政府的協助,情況便大為改善,能夠快速了解當地政策要求、找到需要對接的部門,以及如何解決資金流動、外來投資基礎配套等問題。
財爺:「一帶一路」為港帶來龐大商機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表示當前世界地緣衝突頻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橫行,保護主義衝擊全球經濟,關稅戰陰霾揮之不去,全球發展和治理都面臨更大挑戰,而「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經濟帶來龐大商機。為了繼續發揮好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功能,本周三及周四特區政府和香港貿發局將在灣仔會展舉辦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匯聚來自18個「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超過90位主要官員及工商界翹楚,深入探討「一帶一路」的龐大商機。
陳茂波指出,「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之一,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支持和推動了數以千計項目,創造了以十萬計的就業機會。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相關投資有望使共建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大推轉型融資 助區內綠色轉型
陳茂波表示,香港一直積極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以金融為例,過去兩年多,香港跟中東金融市場實現交易所產品互掛,促進了兩地資金的雙向融通。去年,香港發行超過800億美元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其中綠色債券佔亞洲區總量的45%。
此外,他表示香港同時大力推動轉型融資,助力區內實現綠色轉型。自2021年起,香港亦發行了7隻合共超過8億美元的巨災債券,幫助亞洲及美洲相關國家緩減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另外,還通過把基建債務證券化,協助相關地區吸納更多資金加速基建發展。
專員冀吸引更多相關項目在港進行
(記者 嚴鍇華)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取得不少亮眼成果。「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希望吸引更多「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在香港進行,希望降低企業參與的門檻,甚至鼓勵企業組建聯合體共同參與項目,相信這既能降低風險,也能提高企業的成功率。他並看準,數字絲綢之路與綠色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相關的最有優勢的重點領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何力治:港品牌獲沿線國家高度評價
何力治認為,「一帶一路」市場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貿易數據的持續上升,反映相關地區經濟蓬勃發展,而香港的服務提供者及企業具備國際視野,且靈活度高,能夠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提供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方案。
他續說:「香港品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獲得高度評價,很多時候我們希望與當地合作,對方也願意與我們合作,這正是因為香港品牌本身的高信譽度。」
早前哈薩克斯坦首次有企業在港交所上市;哈薩克斯坦開發銀行亦於9月2日在香港發行規模約20億人民幣的「點心債」,這是中亞地區政府機構首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這些成果充分體現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橋樑及相關項目資源分配中心的角色。
當前國際環境存在不穩定因素。何力治表示,不少國家希望通過合作解決問題,所以過去數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參與人數、參與國家數量雖然相若,但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
他表示,除了政府代表外,愈來愈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界代表專程前往香港,他們認為香港是為項目尋找合適合作夥伴、匹配的專業服務資源、獲得科技配套或人才支持的最佳平台,從而讓原本處於初步規劃階段的項目,逐步轉向具體化、具備可行性的方向。
盼降企業參與門檻 鼓勵組團參與
為讓更多企業有機會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何力治希望降低企業參與的門檻,甚至鼓勵企業組建聯合體共同參與項目,這樣既能降低風險,也能提高企業的成功率。他續指,很多「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有意將項目帶來香港,他們主要看重香港的「一站式」服務,「希望在香港找到合適的投資方案、基礎建設承建能力、材料甚至技術」;同時亦希望香港專業服務提供者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上符合國際標準;還希望香港能夠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推動這些項目有效落地。
被問及未來「一帶一路」還有哪些行業有潛力,何力治直言,「數字絲綢之路與綠色絲綢之路是最有優勢的重點領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他指出,除了傳統的金融、專業服務領域外,創科企業通過香港這個平台,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都可以更容易獲得成功。
他認為,與AI技術和新質生產力有關的科技企業,包括將香港的大學研發成果商業化,或內地科技公司通過香港進行技術轉化,再出海至「一帶一路」沿線國,這些都將成為香港的重要新增長點。
何力治強調,香港一直致力打造「一帶一路」的資源分配中心,因此不斷主動積極吸引「一帶一路」的資金、人才、企業、活動在香港進行;同時香港也憑着自身優勢,匯聚全球人才、資金與技術來港。
他又以特區政府早前與沙特阿拉伯簽訂的合作備忘錄為例,希望設立一個「政府之間的合作機制」,通過政府平台引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政府的重點項目來港,並組織香港企業、商界人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