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目前,正值暑运高峰,不少旅客发现,现在跨区域出行越来越便捷。铁路、飞机可以“无缝衔接”,高铁站毗邻飞机场,甚至还有不少航站楼就设在高铁站里。旅客能享受哪些服务?整个流程是否真的方便?
这里是天津西站候车区,旅客到达了这个候车区之后,可以很明显发现在候车区的北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识,写着北京大兴机场、天津西站的城市航站楼。
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暑运前刚刚投入运行,是京津冀地区首个依托国铁建设的城市航站楼。位于天津西站二楼候车厅北侧,开放式的设计与高铁候车区自然融合。
这里还设有东航和南航的柜台。到底方不方便,又有什么不一样?
城市航站楼配备6个值机柜台,具备航班显示、查询、值机办理、行李运输等综合服务功能。旅客乘坐G8842、G8844、G8846、G8848、G8850五个班次列车时可以在城市航站楼办理行李托运手续。
办理完相关乘机手续,旅客就可以按照列车运行时间检票上车。
50分钟左右,列车顺利抵达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站,按照站内标识指引,记者很快就出站了。
从铁路的出站口出来,大概3—50米的位置就是航空公司值机柜台。再从这往前走大概100米,就是国内的安检通道。旅客到达大兴机场出站以后,大概一到两分钟就可以快速抵达安检通道来进行安检。空铁网络覆盖持续扩大 提升出行便捷性
空铁联运就是将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高效衔接的旅客联程运输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空铁的网络覆盖正在持续扩大。
目前,我国已有22个机场与铁路车站采用“一体化”或紧邻式布局,旅客可步行换乘。天津滨海、石家庄正定、呼和浩特白塔等19个机场采用了“间连式”连接。机场等单位为旅客提供地铁、摆渡车、快轨等地面接驳服务。
民航局运输司国内航空运输处处长赵俊介绍,空铁网络覆盖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也在加快与高铁网络实现深度融合“硬联通”。
良好的硬件基础也支撑了航空公司空铁联运业务的拓展。截至6月底,国航App空铁联运产品覆盖73个城市、120个中转火车站、527个通达火车站,连接1043条火车线路。东航空铁联运旅客可通过全国47个枢纽城市进行高效中转,连接至813个火车站点,实现与1424个火车段的双向无缝联运。南航空铁联运覆盖城市持续增加,2025年的联程订单业务规模也实现了大幅增长。精细化人性化服务 提升旅客换乘体验
除了基础设施联通成网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也成为提升空铁联运体验的关键。突破民航和铁路间服务的“软联通”,也让旅客在飞机和高铁间更加便捷舒心地换乘。
2025年投运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在建设之时就将空铁联运的理念融入规划。如今,高铁站位于航站楼与GTC,也就是综合交通中心连接处正下方,通过地下通道直连航站楼。对于落地机场的旅客,机场和火车站之间设置了快速进站通道,实现了“安检单向认可”。无行李托运旅客下飞机后可直接通过快速通道,10分钟内完成铁路换乘,极大缩短了中转时间。
除了“安检认可”外,不少机场和高铁站之间还实现了免费接驳等特色服务。同时,航空公司还在积极推进空铁联运“一站式”购票服务。目前,国航、东航(上航)、南航、川航、厦航、春秋航6家航空公司已全面实现与铁路部门的系统连接。旅客可以在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或者铁路12306App实现空铁联运的“一次购票、一次支付”。空铁联运应急协作 打破行业壁垒
当遇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时,空铁联运的应急协作也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眼下,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正在为2025年冬天的空铁联运工作做准备。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乌鲁木齐每年冬天都饱受冻雾、大雪等复杂天气的侵袭,导致大量飞往这里的航班被迫备降到其他机场,旅客只能滞留苦等。
为了破解这一困扰旅客和机场的“季节病”,民航新疆管理局联合铁路等多部门,推出“乌吐空铁联运”方案。当航班无法降落乌鲁木齐时,就近备降至吐鲁番机场,旅客再从吐鲁番免费换乘动车专列或图定列车返回乌鲁木齐。
吐鲁番距离乌鲁木齐不到200公里,动车抵达仅需55分钟。同时,吐鲁番机场紧邻高铁站,旅客乘坐接驳车几分钟即可到达,这些条件使吐鲁番成为乌鲁木齐机场理想的备降转运点。
乌吐空铁联运为旅客搭建起极端天气下的“破雾通道”。自2019年机制建立以来,目前,已启动空铁联运保障程序23次,申请专列转运27车次,通过专列和图定列车转运旅客超过28000人。旅客平均滞留时间由过去的7小时缩短为现在的3—4小时,相关航班服务投诉率同比下降近80%。空铁深度融合 构建高效智能出行网络
近期,民航局会同国铁集团制定印发了《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5—2027)》,进一步推动空铁深度融合。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民航和铁路将会加强规划和建设衔接协同,加快推进空铁联运产品服务创新。鼓励航空公司和铁路部门不断扩大空铁联运“一站式”购票的领域和范围,力争2026年上半年在部分重要航空枢纽试点上线国际入境旅客空铁联运服务。继续支持各地开展空铁联运模式创新,在空铁运行服务信息共享、换乘流程优化、行李运输保障、旅客权益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