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21日上午,随着一列满载电煤的2万吨级重载列车驶出位于山西大同的湖东站,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开通运营30多年来,大秦铁路一直承担着西煤东运“大动脉”的重任,与中国经济一同向上。
全长653公里 是中国建设的首条重载铁路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中国建设的首条重载铁路,也是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单条铁路,承担着300多家主要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的生产用煤运输任务,煤炭运量占中国铁路煤运总量的1/5,是中国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通道,主要承担着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运输任务。
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
开通30多年来,大秦铁路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了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并成功运用于瓦日、浩吉等多条重载铁路。2014年,长近4公里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发挥运量大能耗低的优势 助力绿色发展
同时,大秦铁路发挥运量大、能耗低的优势,助力绿色发展。据测算,铁路每增加1亿吨货运量,可比燃油汽车完成同等运量节省能耗约110万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270.6万吨。据估算,大秦铁路累计运送的90亿吨煤炭发电量可满足超20亿人十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国铁太原局湖东站站长 张伟:大秦铁路(货)运量突破90亿吨是我国重载铁路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丰硕成果。创造并保持着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开行密度最高、运输能力最大、运输效率最优等多项铁路世界纪录,引领着中国重载走向世界前列。
已具备常态化运输4.5亿吨的年运输能力
大秦铁路,在全线开通运营的1992年,年货运量只有4259.9万吨。如今,大秦铁路年货运量稳定在4亿吨左右,并具备每年4.5亿吨的常态化运输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民生“温度”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