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表演赛专门设置了机器人的单机舞蹈和群体舞蹈。北京舞蹈学院的参赛机器人要实现人机共舞表演。一起去看看训练进展。
总台记者 毛宇轩:在我身边就是9台即将参加此次人机共舞表演的人形机器人,大家可以看到,机器人从发髻、面部再到身上的盔甲,以及后面散热的织物全部由3D打印完成,完全贴合机器人的可动关节以及身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为了保障机器人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可以尽量舒展,可以没有任何的束缚和负担。这台机器人不仅仅是工业产品、科技产品,它更是艺术加技术的融合。
这9台机器人参加表演的是舞蹈《秦俑魂》。该舞蹈作品改编自1997年获得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金奖的独舞作品。将独舞改编成9台机器人和1名舞蹈演员共同完成的群舞,从演员走位到动作编排都有不小的难度,每个机器人的动作不仅要独立编程,还要进行分组联动。
因为机器人原厂设定的基础动作,并不能达到舞蹈动作的流畅标准,因此,机器人的大部分舞蹈动作是由舞蹈演员穿上动捕服采集完成的。
在单机舞蹈表演赛中,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选择了这个体型相对矮小些的机器人。它要完成的是传统的潮汕英歌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