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為推動本港青少年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特區政府教育局主辦、嶺大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協辦的「2024/25學年全港初中中國歷史文化問答比賽」,吸引逾2.2萬名初中生參賽,並於今日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12支晉級決賽的隊伍經歷激烈的必答及搶答環節,以及嶺大特別為總決賽設計的「雲遊古蹟」虛擬世界環節後,最終由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獲得冠軍,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奪得亞軍,季軍及殿軍分別為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及佛教大雄中學。
本屆比賽設題範圍涵蓋上古時期(即中華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改革開放政策),大會更新增設中華文化與香港歷史精選篇章等自學課題,包括九龍寨城的歷史、中英街的歷史、香港與抗日救亡運動、香港回歸等超過20篇學習教材,並特選32項法定古蹟供學生研習,加深年輕一代對香港歷史發展脈絡的認識。
嶺大更設計了「雲遊古蹟」虛擬世界環節,要求晉級的隊伍需要使用平板電腦在元宇宙空間尋找不同法定古蹟並回答相應問題,以獲得功能卡,並應用於隨後的答問環節中,為比賽增添緊張氣氛與趣味性。
教育局署理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林思嫺致辭時表示,決賽的各個環節精彩紛呈,氣氛緊湊,「雲遊古蹟」環節結合數字科技與歷史,不僅提升學生判別與應用歷史知識的能力,亦為推動歷史教育和數字人文注入新動力。她希望學生能繼續主動探索國家歷史與文化,並將今日表現的堅毅與團隊精神延續至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成為具備人文素養的公民。
嶺大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暨大學發展及公共事務處處長、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期望可充分利用數字時代科技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益,打破青少年對學習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吸引學生在寓教於樂的環境中,投入學習中國歷史與文化,激發自學動力,從而養成正確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