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3000多岁的对“象”、奇幻的昆虫世界……这些博物馆能玩又能学

央视新闻2025-05-17

明天(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备案的博物馆,已经有将近7000家,珍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在素有“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宝鸡,有着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里馆藏文物48万多件,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代和周秦青铜器为主,“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就出现在镇馆之宝:何尊之上的铭文中。

3000年象尊憨态可掬 青铜萌兽话西周

我们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探访这里的另一件珍藏:一只3000多岁、憨态可掬的象尊。

总台记者 甘轲晗: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除了庄严肃穆的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之外,还有一些生动活泼、寓意丰富的动物形青铜器。今天,我就带大家见一位特殊的对“象”。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件西周象尊,出土于1974年的宝鸡茹家庄鱼国墓地,它的高度是达到了23.6厘米,重量达9斤,肥硕丰满的体态,堪称青铜器中的“萌系担当”,四只健壮的小粗腿,鼻子高扬,象身之上,凤鸟纹优雅灵动,以云雷纹为衬底,中间又巧妙地填以三角形几何纹,在器盖上饰有四组卷体蛇纹,纹饰布局错落有致,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相信大家应该也猜到了它的功能,没错儿,这枚象尊是盛酒器。我们都知道,大象通常生活在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森林相对茂密的地方,这件象尊却出土于北方的关中平原,其中蕴含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 滕晓华:这件象尊的出土,为我们反映了三千年前关中地区的气候是比较湿润温暖的,为我们研究关中地区的气候变迁提供了很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象的谐音是“祥”,有吉祥的意思,寓意“吉祥如意”,所以这也是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它不仅外形可爱,而且设计科学合理,象鼻与象背的高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即使象尊内注满了液体,也不会从象鼻处溢出来,这与现代物理学中的连通器原理完美吻合,可以说是拉满了科技感。此外,上卷的象鼻设计成流口(倒酒的流槽)与腹腔相通,方便倒酒;短小顽皮的象尾则恰好成为器物的把手。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以商周青铜器著称于世,在这里,象尊并不孤单,它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伙伴儿——比如威猛与温情并存的青铜母子虎;造型独特的三足铜鸟;还有我们的西周“锦鲤”、胖墩墩的鲤鱼尊等等。从天上的飞鸟,到地上的走兽,再到水里的游鱼,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动物派对”,是西周人观察自然的眼睛,蕴含着他们理解世界的密码,也形成我们中华文明的基因。因此当今天的我们与它们对视,文明的回响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当时的声动便化成了此刻的心动。

探秘“会呼吸”的昆虫世界

在浙江宁波藏着一座昆虫的奇幻王国——周尧昆虫博物馆,以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周尧命名,这里不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等珍稀的蝴蝶标本,还有国内首例切叶蚁和黄猄蚁生态奇观。

总台记者 吴桐:我现在是在宁波周尧昆虫博物馆。在我身后的这栋闪着银光的建筑就是博物馆的主建筑,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河姆渡文化当中的蝶形石器,而渐变的彩釉幕墙更是体现了昆虫翅膀的轻薄质感。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昆虫标本,它们按种类分类展示。

博物馆的一大亮点蝴蝶标本,我身旁的这一只就是享有“世界动物活化石”美誉的金斑喙凤蝶,也是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边特别耀眼的就是来自南美的闪蝶,它们最吸引人要数各种不同的蓝色和闪耀着的金属光芒。当它们探知到危险的时候,会突然打开翅膀,这样突如其来的蓝色闪光会迷惑捕食者,它们从而借此机会逃之夭夭。

来到周尧昆虫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的还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蚂蚁生态养殖装置。展厅中间这个大玻璃箱是全国首例切叶蚁生态养殖装置,它们可以算是“老网红”了。而在展厅的另一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黄猄蚁。

周尧昆虫博物馆青少年志愿讲解员 李子赫:这种蚂蚁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在树上建立巢穴的,一些蚂蚁会用身体拉紧这些叶片,另一些蚂蚁会用大颚咬住它们的“小宝宝”(幼虫),促使它们吐出黏黏的细丝,蚂蚁们就会利用这种黏黏的细丝,把(叶子)缝黏起来,最终就会形成一种圆球状的巢穴。

在生态养殖装置区,不仅能看到不同职级的蚂蚁在功能上形态上的分化,还可以直观观测到蚂蚁、植物和真菌协同进化、互利共生等奇异的生态现象。

总台记者 吴桐:这家博物馆不仅好看,还好玩。逛累了,可以来到手工体验区,亲手用蚕茧做一朵“永生花”。

在5月18日博物馆日前后,除了手工课,周尧昆虫博物馆还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请来了专业的插画师,带领小朋友们来一堂蝶舞虫鸣的自然写生课。

领略玻璃之美 百年厂房见证中国玻璃崛起

玻璃制造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早期的玻璃,长什么样?是由哪些材料制造而成呢?我们来探访的是河北秦皇岛的玻璃博物馆,一起来领略玻璃之美,了解我国玻璃历史文化的开端、演变和发展。

总台记者 王帅南:我身后这个红砖尖顶的建筑,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华玻璃厂旧址,它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就设在里边,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这里有战国时期的珠串,还有战国时期的网点纹蜻蜓眼,很多游客说它们看起来像陶瓷,但是它们是距今2500多年的中国古代玻璃。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副馆长 陈厉辞:我们将这种材质的都认定为玻璃文物,虽然里边是陶胎,表面上有玻璃釉,但是表面上玻璃釉已经有玻璃的特质了,但是在当时是无法将玻璃釉,跟这个里边的陶胎剥离出来的。

总台记者 王帅南:其实在古代,玻璃有好多好听的名字,像璆琳、陆离、瓘玉,这些名字听起来都跟玉有关。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副馆长 陈厉辞:在北魏之前,玻璃价值上来说跟玉是价值是等同的,我们中国人将玻璃这种材质里边,加入大量的铅跟钡这种浑浊物,导致它跟这个玉的材质非常相似,做仿玉之用,到西汉早期的时候,关于玻璃仿玉的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出土的像玻璃的剑饰,仿玉璧的玻璃璧,直观看着跟玉是非常相似的。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副馆长 陈厉辞:1921年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民族的玻璃工业的工厂,在这100多年的过程当中,我们不断有突破,一直到这些年我们的包括“蛟龙”号,包括C929大飞机里边的各种各样的玻璃的,都是由我们自己研发自己生产的。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 尹茜煜:我手里拿的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航天用的特种玻璃,这个一片小小玻璃盖片,它的薄度比头发丝还要细,能够弯曲成180度不碎裂,能够有效地保护航天器的太阳能板。

陳茂波:家族事業要維持財務可持續性 第二三代追夢須管理好風險

2025-05-18

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國參議院議員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特區人員

2025-05-18

女子虛報在稅務局放炸彈 涉兩宗罪被捕

2025-05-18

寄艙行李被檢獲13公斤懷疑大麻花 曼谷飛抵本港外籍男旅客被捕

2025-05-18

昂坪360纜車完成維修保養工程 服務明早恢復

2025-05-18

嶺大與教育局續辦「全港初中中國歷史文化問答比賽」 逾2.2萬初中生參賽

2025-05-18

東方之珠閃耀世界!中國香港明珠格力生活館璀璨啟幕

2025-05-18

黃大仙鳳德道爆食水管影響鳳德邨供水 關愛隊出動助居民取水應急

2025-05-18

噴射飛航撞碼頭石壆需維修 乘客留意周日將有航班取消

2025-05-18

以青春之名 赴家國之約 擔時代之責——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2025-05-18

一田春日購物賞再度開鑼 部分貨品低至2折

2025-05-18

崔建春特派員在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頒獎典禮上的致辭(全文)

2025-05-18

文匯直擊|多間高壓氧艙中心無牌經營 恐成「鬧市炸彈」

2025-05-18

有关“普泽会” 俄官方:有可能

2025-05-18

秘鲁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2025-05-18

美国企业掀起“抢运潮”的背后尽显焦虑

2025-05-18

乌方称与俄直接谈判时确定的千人换俘预计下周举行

2025-05-18

以色列国防部长:哈马斯已重返谈判桌

2025-05-18

英国警方:3名伊朗男子涉嫌间谍活动

2025-05-18

俄方称俄乌交换停火条件清单是优先工作

2025-05-18

巴西出生人口数创有记录以来新低

2025-05-18

波兰举办2025年“博物馆长夜”活动

2025-05-18

第34届阿盟峰会闭幕 各方重申支持巴勒斯坦并呼吁立即停火

2025-05-18

乌国家安全局:正在为“千人交换计划”做准备

2025-05-18

习近平向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2025-05-18

返乡创业正当时

2025-05-18

博物馆正以可亲可近替代“高冷范儿”

2025-05-18

习近平向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2025-05-18

多款先进雷达亮相世界雷达博览会 中国“硬核”科技实力引人瞩目

2025-05-18

习近平向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2025-05-18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在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

2025-05-18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引发热烈反响

2025-05-18

亮点多多,硬核呈现!中国首款“蜂群母舰”无人机即将首飞

2025-05-18

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 全国春灌面积已达3.6亿亩

2025-05-18

多项先行指标显示经济持续向好

2025-05-18

一季度末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5万亿元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