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巴林右旗紧紧围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机械化赋能、专业化运作、服务化保障为重点,全力提升农业生产质效,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道路上取得了不错成效。
走进该旗西拉沐沦苏木的农田,一幅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大型耕地机、智能播种机等现代化农机具往来穿梭,高效作业。依托先进的北斗导航技术,土地翻整、地膜覆盖、种肥同播等环节得以实现一体化精准操作。据统计,智能农机的作业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工大幅提升,达到了20倍之多,株距、深度合格率超过95%,每亩地平均节约人力成本200元以上。该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耿德永介绍:“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让种植朝着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成为现实。”
“务工人员在这里日均收入可达200元至300元,还包食宿,收入比原来提高了30%,同时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劳务公司负责人蒋琴说。面对季节性用工短缺这一突出问题,通过劳务公司的专业化运作,成功建立起稳定的用工机制,吸引了来自四川、云南、安徽等地的6000余名务工人员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这一转变离不开劳务公司定向输送经过专业培训的务工人员,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巴林右旗提前谋划布局,全面统筹农资储备、农机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农业生产筑牢坚实保障。同时,对于农副产品储存和销售方面存在的难题,大力推进冷链仓储建设,有效提升集中采购和错峰销售能力,畅通特色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查干沐沦苏木种植户额敦宝力格说:“以前总是担心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有了冷链仓储,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销售,收入更有保障了。”
“下一步,巴林右旗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致力于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实现农民富裕富足。”该旗农牧局局长单海江说。
作者:丁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