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大公報綜述:賣港口影響大 「在商言商」說法受質疑
2025-03-28 来源:香港文匯網

(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發社會輿論強烈質疑,連日來不但在政商界掀起討論和思考,越來越多市民了解事件後都表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人人有責,企業行為也不例外。市民說,當前所有人都感受到世界正發生巨大變化,在大風大浪中,與國家同舟共濟,企業家才受人尊重。

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發社會輿論強烈質疑。大公報配圖

有在2019年黑暴亂港時受害的市民表示,「沒有國家作強大後盾,香港社會如何安定發展?香港企業又如何能夠安心賺錢做生意?」他們對有關企業的表現很失望。

對於黑暴亂港,許多市民記憶猶新。當時香港社會持續遭受嚴重破壞,一個個市民無辜被打,幸好中央及時出手,撥亂反正,今日的香港才有穩定發展的環境。

「聽聞長和要把碼頭這樣重要的戰略資產賣給美國,我感到十分震驚!」黑暴期間,曾因為公開支持警察、被暴徒揚言要「裝修」的銀龍咖啡茶座老闆李凱瑚說,社會安定才能好好做生意,黑暴讓她意識到外國勢力為了打壓中國發展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對於小市民而言,巴拿馬運河或許過於遙遠,但近年中美關係緊張,若交易最終達成,這些碼頭或成為美國阻撓中國發展的武器,也可能對香港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商人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要與國家同舟共濟,才受人尊重。

交易涉戰略資產需審慎

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陳子遷是五年前黑暴受害者之一,他表示,近年美國不斷打壓中國,但中國人民沒有跪低,自發團結在一起。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美國對那裏早已虎視眈眈,一旦落入美國手中相信對於全球航運、進出口、物流等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美國不時企圖用一些手段阻撓中國發展,不少香港企業也受到牽連,希望長和可以從長遠的角度評估這宗交易。

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張俊傑認為,現代社會的國家利益早已突破傳統領土範疇,基礎設施、數據安全、產業鏈話語權等新型戰略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貿易咽喉,其運營權變更對國際物流格局的影響值得關注。

張俊傑強調,企業逐利本屬正常,但涉及戰略資產時可能需要特別考量,需要建立更精細的公共利益評估機制,例如應否優先考慮將資產售予中國國企。

青年民建聯航運小組組長張敬龍指出,美國經常批評他國「破壞秩序」,但事實是,它正在逐步將全球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據為己有,然後用「市場化」的說辭合理化其地緣霸權。這宗港口交易看似普通的併購,但可能是對全球經濟秩序與地緣政治結構的深層次改寫,大家不能對此掉以輕心。「我們不能再對這些霸凌視而不見。」

或將失去內地市場信任

在事件中,有人引用「在商言商」的說法,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日前表示,李嘉誠及長和出售包括巴拿馬兩港口在內的全球43個港口引人關注,其中的巴拿馬港口關係到中國的全球商業安全。對此,長和用「在商言商」作為擋箭牌,其實並不是在商言商,沒有全球招標,也不是價高者得。

白明的言論得到許多網民贊同,網民「觀象知遠」認為,商業賬再精明,也不及國家的大賬。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明說,特朗普視巴拿馬港口為「遏制」中國的關鍵棋子,甚至考慮武力介入。一旦交易完成,美國隨時可以對中國商船限流、加費,甚至切斷關鍵航道。如果不顧一切完成交易,有關企業失去的將是內地市場的信任和難以洗刷的罵名。

過往成功離不開祖國支持

自稱潮汕人的網民「萌寶寶6X8x」表示,潮商以「紅頭船精神」立世,昔日先祖闖蕩南洋,縱隔重洋仍心繫故土。考慮到全球供應鏈重構之勢,港口是國家經濟命脈,若將戰略資產賣給他國,恐令海上絲路百年基業受制於人。美方近年頻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資,實為遏制中國發展之連環計。

網民「范大人觀天下」表示,李嘉誠在商業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正是因為背後有祖國作為支撐,有香港這片土地作為根基,他的商業集團才能在海外開疆拓土。李嘉誠在商業領域奮鬥了一輩子,建立起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可這一次,他面臨的不僅僅是商業上的困境,更是一場關乎家國大義的嚴峻考驗。

相關閱讀:

大公報綜述: 急售運河港口予美資 專家質疑「非一般買賣」

責任編輯: 宋得書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