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內地電商平台密集攻港。京東昨宣布對香港消費者加碼優惠,推出「買貴就賠」服務,覆蓋京東自營全品類商品,至4月30日若消費者發現商品價格高於其他平台,在確認收貨後可申請價差補償;又對家電類商品開啟大規模補貼,提供自營家電「30天包退、180天有壞換新」、「一件包郵」等服務;並向首次下載京東APP的香港新用戶送600元人民幣專屬禮包等福利,另在柴灣增設集團在香港的第五個營運中心,進一步提升香港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京東港澳台業務負責人楊肯昨在記者會指出,家電類商品是京東一直以來的優勢品類,有信心把價格做到全港最低。家電包郵覆蓋的商品存貨單位(SKU)以數十萬計,這次加碼優惠是去年9月京東對香港投入15億元人民幣的呈現之一。目前,香港消費者在京東選購自營商品,消費滿188元人民幣即可享受免費送貨上門、最快次日送達的體驗。

他強調,香港的商品供應將共享內地庫存,以最大限度發揮京東物流的優勢,包郵上門等服務也極具競爭力。被問及香港會否出現電商價格戰,他相信大家是「良性競爭」,京東在全國範圍的採購團隊能確保成本優勢,商品價格也並非為香港地區提供特別優惠。
另一邊廂,京東快遞港島運營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是繼觀塘、葵青、沙田及元朗之後,京東在香港設立的第五個運營中心。該中心位於柴灣,佔地超過10,000平方呎,並首次引入自動化分揀設備。
自動化分揀設備提升效率2倍
京東快遞香港業務負責人馬偉介紹,以往貨物送到站點後,由快遞小哥手動挑選屬於自己派送區域的貨物;但現在可以結合京東物流多維度數據採集和預分揀技術,將貨物自動分揀到快遞員配送的路區,貨物分揀更加高效準確,料分揀效率預計提升2倍以上。將來原有的四個營運中心也會陸續進行升級。
針對部分無法直郵至港澳的商品,馬偉指出,京東物流已在深圳蓮塘、羅湖、福田等出入境口岸開設快遞自提點,提供自提服務,方便跨境消費者購買更多商品。未來有計劃在深圳及珠海更多口岸增設自提點。
夜間派送服務延長至10時
港島運營中心將新增逾100名快遞員,針對港島密集的住宅區與商業樓宇實現全面覆蓋,確保核心區域訂單最快4小時送達,夜間派送服務延長至10時,滿足用戶即時需求。馬偉透露,目前京東物流香港員工約有450人,業務增速非常快,年內有機會再大幅增聘人手。
京東還公布,京東外賣推出40日,截至3月24日每日訂單量已突破100萬,平台不少商戶每月訂單量超過2,000宗。目前京東外賣平台已有超過45萬間餐廳入駐,為全國142個城市的用戶提供服務。京東昨收報166.6元,升3.7元或2.27%。

京東拓香港市場新優惠
●「買貴就賠」:適用於京東自營全部商品(至4月30日),若消費者發現商品價格高於其他平台,在確認收貨後24小時內可申請價差補償。
●「30天包退、180天有壞換新」:選購自營家電,產品若存在質量問題,30天內直接退貨,180天內可以換貨。
●家電一件包郵:所有自營家電享受免費送貨上門服務。
●「總值百萬優惠券」:活動期間下單,購物金額滿188元人民幣即可參與抽獎,有機會獲得價值10,000元人民幣的無門檻優惠券。
●新人優惠:首次下載京東APP的香港新用戶,京東將提供價值600元人民幣的新人專屬禮包等福利。
【港零售出路】港電商聯盟:鬥平欠優勢 應專注消費體驗
(記者 黎梓田)內地電商積極開拓香港市場,香港零售業也正積極改變經營策略迎接新零售時代。香港立法會議員(進出口界)、香港電商發展聯盟聯席召集人黃英豪昨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內地電商攻港對香港本地零售業既帶來挑戰,也帶來新的經營啟示,他認為,內地電商貨品價錢已非常「內卷」,香港零售商應更專注提供體驗及以特色產品吸客。
線上蠶食線下 大勢所趨
黃英豪指出,目前香港零售商面對的一大問題,主要是「線上對線下」的情況,「線上」的產品屬於直銷,中間免去零售商成本,是一個新的營運模式,「線上」營運模式以其價格優勢正在蠶食「線下」零售商的空間,加上有人工智能在後台分析銷售數據,會向電商推薦消費者喜好產品,而這種趨勢亦在全世界正在發生當中,香港的「線下」零售商無可避免要想方法去應對。
他認為,「線下」零售商的優勢在於能提供體驗,例如生活體驗概念店等等;如果是產品種類較繁雜,亦可以提供一些特色產品吸客,如日本來港的Don Don Donki。他說,年輕消費者雖然大多都網上購物,但不代表不喜歡逛商場,即使是「買條魚也希望親自揀」。實體零售商與內地電商比拚價格「不易做」,因為價錢已經非常「內卷」,所以香港零售商應更專注提供體驗及以特色產品吸客。
利用電商「反攻內地」
此外,香港的零售商亦要順應潮流,內地電商攻港,港企亦可利用電商「反攻內地」。香港屬自由港,可集齊全球各地的貨源,可揀選那些在內地市場適銷對路的產品,向內地消費者推介,同時亦利用香港成熟的貿易網絡,向海外推介香港及內地的產品。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支持本地企業「走出去」措施,包括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及優化申請安排,港企應好好利用。
據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香港今年1月份零售業總銷貨臨時估值為353億元,按年跌3.2%,連跌11個月。不過,今年1月的網上銷售價值則按年升3.5%,至24億元。
【市場新業態】內地電商線上線下全面攻港
(記者 周曉菁)「港人北上」消費熱情不斷,內地電商加碼優惠南下布局香港市場。去年,內地各大電商平台在香港市場加大投資力度,通過包郵、直郵及本地退貨等多種購物體驗的升級,吸引香港消費者;今年,淘寶線下傢具實體店PapaHome在尖沙咀中港城開幕,京東快遞也在荔枝角設立了快閃店,顯示出電商平台在香港開設線下門店的趨勢已初現端倪,市場由線上走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
京東港澳台業務負責人楊肯昨日表示,線上線下融合(O2O)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惟並未表明京東Mall實體店是否會進軍香港。
提升港人網購貴價商品信心
近年來,隨着香港消費者對內地優質品牌、高性價比商品表現出強烈的購買意願,品類需求也更加多元,京東等一系列電商平台積極布局香港市場,滿足這一需求。然而,平台上大部分產品「看不見,摸不着」,尤其對於一些高價值、定製化產品,如傢具、電子產品或定製化服務等,線下體驗就變得尤為重要。消費者若能親自查看或試用,將大大提升他們的購買信心,並進一步了解相關品牌及其產品功能。
香港的電商滲透率一直不算高。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2025年1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53億元,網上銷售僅佔6.9%。
值得港零售業轉型升級借鑑
在此背景下,內地電商平台若能線上加碼提供豐富的商品選擇、實惠價格及優質服務,線下則通過開設實體門店吸引更多顧客,這不僅能為本地消費者帶來更多樣化的商品選擇,還將推動香港本地零售市場的數字化轉型,也將為香港的零售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借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