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維護國安條例實施一周年 港邁向由治及興
2025-03-23 来源:香港文匯網

●居民踴躍參加社區的愛國教育講座。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去年獲立法會全票通過,於3月23日起刊憲生效,標誌着香港特區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完成歷史使命。該條例今日(23日)實施一周年。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渾然一體、兼容互補,為香港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穩定防線。維護國家安全是一項持續性的憲制責任,他們會繼續完善相關法律及在有需要時運用,以有效保障國家和香港特區的安定繁榮,今年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亦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他們會繼續做好教育宣傳,推動市民進一步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

林定國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了一年,標誌着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法例的目的是堅持積極防範、依法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只針對一小撮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和組織。這一年來,事實證明了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以及在充分的理據下,特區政府才會運用相關法律,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林定國。資料圖片

日常生活商業交流等不受影響

他強調,特區政府一直嚴格依照法治原則及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和其他人繼續享有各項權利與自由。在過去一年裏,一般市民的正常生活、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和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等絲毫不受影響,部分人士在當初進行立法工作時所表達的憂慮顯然是完全沒有必要。

林定國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互相銜接、兼容和互補,為香港提供一個安定的環境 ,讓大家能聚焦經濟及社會發展,令香港能真正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前進。維護國家安全是一項持續性的憲制責任,律政司會繼續完善相關法律及在有需要時運用,以有效保障國家和香港特區的安定繁榮。

與國安法渾然一體 兼容互補

鄧炳強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頒布實施,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2024年3月23日刊憲生效,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得以完善。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渾然一體、兼容互補,為香港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穩定防線,得以走向由治及興,可以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建未來。

●鄧炳強

他表示,自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以來,香港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包括在165個經濟體中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位居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列;是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可見國際資金和投資者對香港的發展充滿信心。

鄧炳強表示,今年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亦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的重要日子,保安局及轄下的紀律部隊將聯同其他政府部門推出一系列教育宣傳活動,包括舉辦「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專題展覽;將國安動漫系列「安仔與熊仔」製成實體繪本;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舉行升旗儀式、開放日及「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2024/25」等,透過活動進一步加強市民大眾對國家安全的認識。

社區穩定奮鬥有勁 香江生活愈發多彩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進一步完善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保護網,香港市民生活愈發安寧幸福。

夜幕降臨,土瓜灣的社區公園廣場上,市民鄭先生正在打太極。幾年前,這裏貼滿煽動海報的布告欄,現在掛着社區書法班的作品。

●鄭先生表示,曾被煽動海報污染的社區現已煥然一新,市民在整潔的公共空間享受豐富的娛樂活動。 受訪者供圖

鄭先生坦言,在修例風波期間,自己也曾受人煽動上街,但親眼看到那些人製造的混亂,他開始產生質疑:「和平提意見沒問題,但後來越來越變味,所以就不再參加。」那段時間,他看到許多大廈車場電閘、大門電閘都被關牢,不給任何人出入,「癱瘓市民的正常生活,這就是他們所謂的自由嗎?」

● 鄭先生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進一步完善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保護網。圖為他參加賣旗籌款。 受訪者供圖

隨着香港國安法的推行,他看到香港的社會秩序逐漸恢復,街道變得更加安寧,市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軌,讓鄭先生更加領悟到,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是市民安居樂業的基礎。去年,他聽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正式刊憲生效的消息後感到很興奮:「最後一塊短板補齊,強大的法律防護網讓我更加安心。」

強化法律防護網 的哥安心搵食

如今,鄭先生的生活充滿喜樂和滿足,練習太極之餘,還不時做公益慈善,為社區美好獻上一分力。「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奮鬥起來更加有勁!」

紅磡海底隧道的橙黃燈光透過擋風玻璃灑在的士司機吳先生的臉上,他正趕着去太子交更,電台時不時傳來叫車的訂單,而五年多以前的這個時候,頻道時常傳來的都是道路被阻礙、無法通行的訊息。開了27年的士的吳先生見證了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飛速發展,但這一切都被那場動亂打破。吳先生憶述,「我看到那群背後煽動的勢力跑路,留下一班天真的學生傻傻被人利用,我都為他們感到惋惜。」更重要的是,混亂嚴重影響到他的生計,「我打心底盼望香港能夠快速回復平靜。」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終令他鬆了一口氣:「這下可以安心搵食啦!」如今,吳先生的生活自由而富足,開車搵食之餘經常到處旅行,「香港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

恢復都市閒情 品味國產動畫

當西貢的海邊路燈亮起,市民陳女士與一班街坊剛剛參加完由區議員組織的《哪吒2》觀影活動,意猶未盡地繼續熱烈討論,從電影劇情到畫面細節,從票房到國產動畫崛起,話語中都透着自豪。「以前哪有這麼安心啊。」陳女士憶述,「19年那時候我夜晚都不敢出門,有次不小心穿了一件黑色衫出去,心裏都害怕極了。」她感慨道,感謝國家出手幫忙拯救了香港,香港恢復秩序,一系列法律的完善也讓社會更加繁榮穩定。「現在天下太平,地區還時不時舉辦多彩的活動豐富我們的生活,感覺日子越來越有滋味。」

● 市民參加《哪吒2》觀影。 受訪者供圖

高效審議重塑立會文化 議會專注論經濟民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立法會《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連同內務委員會成立的小組委員會,一共舉行了25次會議,用了近50小時作詳細審議,提出過千條問題和意見,產生了91個修正案。有法案委員會委員說,這場高強度審議有效反映各界意見,重塑了立法會文化,為行政立法良性互動提供了示範作用。他們都感受到,在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後,對香港以外的「黑手」形成強大的阻嚇力,立法會議員和社會各界都可以無顧慮地提出善意批評和建設性的建議,專心致志解決經濟民生問題。

務實密集審議延伸至其他法案

回顧條例審議過程,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形容是一次「立法示範」:法案委員會在一周內密集舉行會議,每日8小時高強度討論,累計提出逾千條問題。政府代表即場回應質詢,法律顧問團隊更連夜整理修正案,最終採納近百項建議。此後多項法案審議延續這一模式,形成「提出意見—吸納修正」的良性循環,彰顯香港立法程序的專業與務實。

周浩鼎認為,條例的意義不僅在於堵漏,更在於喚醒社會對「國安即家安」的集體責任感。因此,特區政府未來要持續推動國安教育,同時繼續鞏固立法會與政府的協作模式,將條例審議中的高效經驗延伸至其他民生法案。

底線清晰 商界外商讚環境穩定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憶述條例通過前,有外國企業曾向他反映,擔心條例會令到企業在香港的營運風險和循規成本增加,擔心本港的稅務、法律等制度會出現變化,甚至連簡單普通的商務交往活動也會令人誤墮法網。因此,他在審議法案期間比較關心與外國實體聯繫的部分,特別強調有關條文必須清晰,不能讓商界「估估吓」,並要求特區政府逐一澄清條例比較模糊的部分,同時向海外的商界做好解說和宣傳工作,以及警惕海外的抹黑。

一年過去,陳紹雄說,自己所接觸的外國商界高層均認同,條例通過後對他們在香港營商完全沒有影響,反而因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有效填補了國安漏洞的短板,令香港的營商環境更為穩定。

化解激進行為 社區恢復包容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地區工作者是社會變化的「探熱針」。隨着維護國家安全法例的不斷完善,地區組織認識國家安全活動的氣氛熱了起來。他們說,如今,理解、包容盡在社區。

在修例風波期間,社區滿是衝突、紛爭。葵青區區議員盧婉婷回想起那段日子,深感唏噓,「我曾在街站就民生議題諮詢居民意見時被人當面撕毀傳單,甚至被人在網上發帖抹黑。」

回歸理性 循區議會反映訴求

隨着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相繼生效,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不斷深化,地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如今看到有過去的激進分子回歸理性,透過區議會的『會見市民計劃』反映民生訴求。」盧婉婷說,相信更多市民會更加愛國愛港。

「法律實施既維護大局穩定,又修復了無數家庭裂痕。」九龍城區議員左滙雄結合自己長年服務基層的體會指,不少家長在修例風波期間都擔心子女因為參與黑暴而前途盡毀,有人甚至因為政治立場而與子女反目。

「猶幸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如今已相繼落實,不僅市民的人權自由得到有效保障,不少年輕人經已反思自己過去的偏激行為毫無道理,與家人的關係亦回復融洽,溫馨、理解、包容盡在社區。」他說。

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活動亦如火如荼地開展着。大埔區區議員胡綽謙介紹,大埔區內的國安教育活動百花齊放,除了有純粹的講座,也有題材多元的相關嘉年華、展覽、學界問答比賽等,「有的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國家安全如何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福祉息息相關,從金融安全到網絡安全,再到生態環境的保護;有的透過遊戲互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寓教於樂;有的鼓勵學生自發學習,參與案例分享和辯論,社區對國家安全的理解和支持度正日復一日提高。」

●胡綽謙在嘉年華向學生講解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受訪者供圖

經過全社會愛國愛港力量攜手努力,維護國家安全已成社會最大公約數。西貢區議員黃遠康表示,自己近年在社區宣講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過程中,感受到越來越多香港市民會主動了解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制度及知識,不僅有年輕人、長者,甚至家長們也會拖着小朋友一同參加有關活動,「社區的凝聚力愈來愈強。」

●黃遠康設街站講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受訪者供圖

教學資源更豐富 師生加深識國情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在香港學校,國安教育是大家愈來愈擅長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教學資源亦愈來愈豐富。有校長表示,過去一年積極將相關元素納入正規與非正規課程,透過校本教材、實地考察、各式活動和比賽等,讓學生通過身體力行,加深對國家的認識,以明白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將國安概念納入課程校園活動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和香港文匯報分享道,該校會於每個國安相關日子安排全校師生進行升旗禮,並積極參與教育局或其他可靠機構的國安相關徵文比賽、網上問答比賽,又會製作國民教育校本教材,各科組合辦中華文化日,及到內地實地考察,以多元模式將維護國安條例元素融入課程及校園活動。隨着學生透過課堂及活動學習的機會增多,他們對國安的概念開始深化,可以做到有問有答,參與討論。

朱國強表示,現時教育局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了動畫、網站等形式,又為教師安排了很多國安相關的專業培訓,支援相當充足,而該校亦有進一步利用內地姊妹學校的契機,圍繞其憲法及國安教育內容進行專業交流,希望為校內課程作更佳參考。

他期望教育局可參考學生支援主任的安排,讓學校的國安教育統籌主任成為有專業發展階梯的職位,從編制層面優化國安教育專業水平。

北上考察「行萬里路」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表示,該校通過跨科協作,課後專項學習等,讓學生了解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經濟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數據安全等國家安全重點領域。過去一年,每名學生都有不少於兩次往內地不同省市實地交流的經驗,考察行程包括創科發展、歷史文化古蹟,及與當地青少年交流,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他認為透過校園氛圍、校外專題活動等,可以讓學生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有所理解,認知程度也會隨活動頻次提高,大家對日常生活中與國家相關的事情如冬奧會、全國兩會等,關心的程度愈見明顯。

責任編輯: 梁存希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