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当前位置:新闻 > 银行 > 正文
净息差承压 部分中小银行下架五年期存款产品
2025-11-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向家莹

继此前下架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后,近期,部分中小银行开始调整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的发行规模,更有银行直接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系列动作,折射出银行业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加速优化负债结构、压降资金成本的新趋势。

日前,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的一则公告引起市场关注。根据公告,该行在降低存款利率的同时,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调整之前,该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比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调整前)低0.5%。该行也是业内首家正式宣布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商业银行。

此外,在内蒙古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最新的存款利率公告表中,五年期定存产品利率一栏显示为空缺。记者注意到,湖北荆门农商银行也于11月12日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其50万元起存的特色产品“福满存”不再提供五年期选项。

事实上,此类调整在民营银行中已早有端倪。包括浙江网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安徽新安银行、苏商银行、中关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不再通过手机银行或APP提供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部分银行甚至下架了三年期产品。

“当前部分银行调整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发行计划,包括压缩发行规模、下架部分产品以及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等,主要是为了降低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央行已经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商业银行可相对灵活调整存款利率。

记者走访发现,当前下架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中小银行,而截至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银行的五年期定存产品依然在售。不过随着存款利率的多次调整,中长期限存款产品的收益率优势逐渐消失。

在浦发银行北京某支行,虽然三年期特色定存利率有1.75%,但新老客户的起存门槛分别高达1万元和10万元。

招商银行也已暂停发行利率上浮的五年期定存,目前仅提供基准利率为1.3%的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该利率甚至低于该行两年期定存1.4%的利率。招行工作人员还透露,利率可达1.75%的三年期特色定存仅在每周三上午于北京地区释放少量额度,客户需提前预约且额度极难抢到。

专家表示,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减少高成本的长期限存款占比,增加短期存款或拓展同业存单等多元化负债来源,已成为银行优化中长期负债结构、实现更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一步。

从今年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银行业净息差承压的态势仍然存在。Wind数据显示,在26家已披露三季度净息差数据的上市银行中,共有12家净息差实现环比持平或上升,虽然企稳面显著扩大,但仍有14家银行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

在央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其专栏文章《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阐述称,存款利率是银行的主要负债成本率,贷款利率是银行的主要资产收益率。存贷款利率总体上同向变动,但是由于重定价周期差异、银行“内卷式”竞争等因素影响,贷款利率下降快,存款利率下降慢,会压缩银行净息差,制约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指出,越来越多的银行出现存款利率的倒挂,表明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正在从规模情结走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更加积极地规避高成本存款。

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在息差压力和政策引导下,下架五年期定存或类似的高成本存款产品,未来可能会被更多银行所采纳。

《报告》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未来一段时间,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情况下,银行净息差可能还会下降但降幅可能趋缓。”董希淼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但不同的银行由于市场竞争、客户定位、负债结构等因素有所不同,调整存款利率的节奏、幅度各有不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未来银行存款利率大概率下行,其中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概率更高,面对息差压力,银行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扩大非息收入以稳定营收与利润,另一方面从资产端、负债端全面发力,稳固净息差水平。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