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市民乘船游览海棠花溪。当日,“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开幕。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中国网4月2日北京讯 (记者 苏向东)“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2日下午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盛大开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花开北京”赏花地图,推出214处特色赏花片区和163项特色生态文化活动,邀市民游客共赏春日盛景。
活动现场,作为亮点之一的“北京朝阳海棠花溪节”同时启幕。
元大都“海棠花溪”是北京最受欢迎的花事之一,随着春日的到来,河道两岸5000余株海棠花竞相绽放,或红或粉或白的海棠花如云霞一般在春风中摇曳。蓝天白云,绿水繁花,衣着鲜艳的赏花人潮,与有着700年历史的古城墙相互映衬,构建出“人在花中走,城在水中映”的绝美立体景观。
游客们乘坐“海棠花溪”摇橹船感受春日美景。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4月2日,海棠花溪节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启幕。5000余株、28个品种的海棠花在长达1.1公里的河道两岸竞相绽放。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开船喽!”随着嘹亮的开船号,“海棠花溪”的摇橹船首次亮相起航。霎时间,十多条船头装饰着粉色桃花的摇橹船满载游客一字排开,吱吱呀呀穿行在碧波中。据了解,摇橹船往返线路约2公里,运营时间约14天。
开幕式上,民乐演奏《海棠如梦》。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海棠花溪节上的音乐演出。 主办方供图
此次海棠花溪节还打破传统赏花模式,全力打造“可看、可听、可玩、可购”的全方位体验。沿河两岸设置“海棠花语”沉浸式舞台、河畔路演空间,使游人行走花丛间,还能欣赏到古筝、琵琶演奏的国风民乐;在创意市集上,多辆胶囊车售卖鲜花咖啡、文创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沿河漫步,在“海棠诗廊”“生态盲盒”等趣味打卡点位,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元大都的历史知识。
4月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市民在海棠花下拍照打卡。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据了解,包括北京朝阳海棠花溪节在内,全市共推出163项春季特色文化活动,共同带来“花开北京”的文化“饕餮”。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将推出由国际花园节、郁金香文化节、海棠文化节和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多项活动组成的文化“全家桶”。陶然亭公园将举办第十届海棠春花文化节,包括“垂丝”“西府”等传统品种与“草莓果冻”“绚丽”等新品种的3000余株海棠百花齐放。深受大家喜爱的西山零碳森林音乐会将在6月举行,市民不但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参加森林游园会、森林生态跑,在森林中感受生态文化的无穷魅力。
为方便市民出行赏花,“花开北京”赏花地图已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网站、首都园林绿化微信订阅号、京通小程序“京彩四季”板块全面上线。市民游客可以根据时节选择最适宜的赏花地点,或根据喜爱的春花品种寻找心仪的赏花公园。地图还融入了“AI”技术,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市民游客不但可以了解各个公园、各种花卉的最佳游赏期,还可以查询交通路线和服务信息,充分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