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從財經到科文 香港文匯報勇奪5項最佳新聞獎
2025-03-15 来源: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由香港報業公會主辦的「2024年香港最佳新聞獎」昨日公布結果,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3份報章共獲得20個獎項,包括4冠4亞4季8優異獎。其中,香港文匯報共奪得5個獎項,包括最佳經濟新聞報道冠軍及季軍,以及最佳經濟新聞寫作、最佳科學新聞報道、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共3個優異獎。大公報是次獲得2冠3亞2季3優異,香港仔獲1冠1亞1季2優異。

「2024年香港最佳新聞獎」共有12家報館提交了共639份參賽作品,角逐報道組、寫作組、圖片組及設計組合共78個獎項。參賽作品由58位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選落實賽果及名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3份報章共獲得20個獎項。

「2024年香港最佳新聞獎」大文集團獲獎情況

探討港穆斯林群體實力 助拓商機

香港文匯報憑《穆斯林經濟圈》系列報道獲得最佳經濟新聞報道冠軍,由記者黎梓田、莊程敏、馬翠媚負責。黎梓田分享,穆斯林群體在香港有多達30萬人,但過去香港社會及新聞報道只多從「弱勢社群」,甚至是扶貧的角度去看待他們,但事實上,全球穆斯林人口超過20億。香港近年積極拓展東盟及中東市場,穆斯林經濟帶來了重要機遇,因此他和同事在策劃時決定跳出過往框框和固有印象,立意將香港的穆斯林群體與世界大變局、香港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探討香港怎樣發揮他們的作用,迎接穆斯林經濟的商機。

黎梓田說,報道檢視了香港本地服務穆斯林經濟的主要設施及政策,以及飲食、住宿,以至人才培養等方面配套情況,特別注重發揮本港30萬穆斯林人士的力量,將他們培養成為連接中東、東盟及「一帶一路」地區的「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報道,展示香港如何捕捉商機,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通,應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的大變局,同時促進香港的社會共融及人盡其才,提升香港的服務水平。」

緊密追蹤 全方位報道「黑猴」出圈

獲得經濟新聞報道季軍的《黑神話啟示錄》系列,由香港文匯報於深圳、山西、上海三地記者李薇、楊奇霖、孔雯瓊及胡永愛聯動完成。胡永愛分享,自去年8月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全球火爆,各地記者深知熱點事件的重要時效性,在遊戲發布一周時間內,從取景地旅遊、遊戲周邊開發、華強北裝機市場三方面的火熱刊出整個系列,讓讀者全方位地感受到這款遊戲的「出圈」。

記者李昌鴻憑有關U幣兌換店生意的報道,得到最佳經濟新聞寫作優異獎;教育版團隊針對運動科學的系列報道,則獲最佳科學新聞報道優異獎;而記者胡茜透過書寫香港文字故事,亦獲得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的優異獎。

「2024年香港最佳新聞獎」的得獎名單已刊於報業公會網站www.nshk.org.hk,得獎者們將於5月9日舉行的「2024年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典禮」上獲頒發獎座。

得獎感言

【最佳經濟新聞報道冠軍】《穆斯林經濟圈》系列 (黎梓田、莊程敏、馬翠媚)

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穆斯林經濟圈》系列

黎梓田:

首先對集團領導、部門主管提供機會、指導及信任表達衷心感謝!《穆斯林經濟圈》系列獲得最佳經濟新聞報道冠軍這份榮譽,有賴每一位參與同事努力與付出,更感謝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及香港伊斯蘭聯會教長楊興本,對我們的報道給予了許多寶貴意見及幫助,讓我們得以順利完成。

全球穆斯林人口超過20億,佔全球總人口25%,香港近年積極拓展東盟及中東市場,穆斯林經濟為香港帶來了重要機遇。在香港,穆斯林群體有多達30萬人,但對這些穆斯林群體,香港社會及新聞報道過去多從「弱勢社群」,甚至是扶貧角度去看待。因此,我們在策劃時決定跳出過往的框框,打破香港社會對本港穆斯林群體的固有印象,立意將香港的穆斯林群體與世界大變局、香港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探討香港怎樣發揮他們的作用,迎接穆斯林經濟的商機。

在具體內容方面,我們檢視了香港本地服務穆斯林經濟的主要設施及政策,以及飲食、住宿,以至人才培養等方面配套情況,特別注重發揮本港30萬穆斯林人士的力量,將他們培養成為連接中東、東盟及「一帶一路」地區的「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報道,展示香港如何捕捉商機,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通,應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的大變局,同時促進香港的社會共融及人盡其才,提升香港的服務水平。

【最佳經濟新聞報道季軍】《黑神話啟示錄》系列 (李薇、楊奇霖、孔雯瓊、胡永愛)

最佳經濟新聞報道《黑神話啟示錄》系列

胡永愛:

去年8月20日,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全球火爆。我和深圳、山西、上海三地的李薇、楊奇霖、孔雯瓊四人聯動,完成了《黑神話啟示錄》系列,從取景地旅遊、遊戲周邊開發、華強北裝機市場三方面的火熱,讓讀者全方位地感受到這款遊戲的「出圈」。

例如,在《「黑神話」激活「神話」 猴哥帶旺打機周邊》中,李薇和我深入深圳的華強北市場,採訪了裝機的商舖、裝機的顧客、PS5售賣店舖、電競酒店,盡可能以多元的角度進行真實的紀錄。此外,四個版的報道分別於21日、22日、23日及26日見報,在遊戲發布的一周時間內報道悉數刊出。我們深知熱點事件時效性的重要性,作為新聞工作者,唯有緊密關注社會、了解我們所在的城市,才能寫出有現場、有深度、有可讀性的好新聞。

【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優異】《香港文字故事》系列 (胡茜)

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香港文字故事》系列

胡茜:

系列報道的構思是有感文字最能記載事物。無論是人類文明的考掘、文化歷史的變遷還是芸芸眾生的悲喜,通通都能由文字傳承。

在許多的文化裏,香港街頭巷尾的文字是一絕,各式各樣的招牌閃爍着爭奇鬥艷。有見香港特色文字在消逝,霓虹燈招牌的逐漸清拆,手寫小巴水牌字變成電腦字體,令我思考香港文字在迅猛發展的科技世界中浮浮沉沉,未來的路將何去何從,並為此找尋相關資料及人物實地採訪。得到評審認同,我感到高興,並將繼續發掘身邊的有價值題材作報道。

【最佳科學新聞報道優異】《Hi-Tech「動」起來》系列 (鍾健文、姜嘉軒、陸雅楠、楊盈盈、任智鵬)

最佳科學新聞報道《Hi-Tech「動」起來》系列

姜嘉軒:

去年的巴黎奧運會,國家隊和中國香港隊運動員創出絕佳成績,其後國家金牌運動員訪港,加上今年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合辦,香港近年的體育運動熾熱氣氛可謂達至新高峰。與此同時,香港正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運動科技以至相關產業的發展均是社會焦點。

有見及此,教育版同事邀請多名頂尖學者及企業代表,講解不同運動科技如何有效地讓運動員安全且有效提升表現。我們希望通過今次系列報道,讓讀者增加對體育運動及相關科技的興趣,並促進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優異】U幣兌換生意火爆 內地客套現再留港消費(李昌鴻)

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U幣兌換生意火爆 內地客套現再留港消費

李昌鴻:

我去年12月採寫的《U幣兌換生意火爆 內地客套現再留港消費》,有幸獲得「2024香港最佳經濟新聞寫作」優異獎,十分欣喜。要獲得報業公會的獎項並不容易,因為同行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在此先感謝財經新聞部主管的悉心指導和潤筆,以及編輯的勘誤校正,也感謝報業公會評委們的厚愛。

該報道的緣起,是有見於當時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朗普稱,擬當選後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資產,令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持續暴漲。我發現作為內地礦機銷售中心的深圳華強北,當時礦機銷售火爆,引起了我的注意,由此不斷地採訪和挖掘。在與財經新聞部同事合作完成《比特幣狂潮》系列,採訪亞洲區塊鏈學會會長蔡志川時,我得悉他在香港開設的U幣兌換店生意紅火,於是到尖沙咀採訪,發現兌換店生意十分火爆,並在兌換店內抓獲了不少內地客個案,令我的報道內容更充實鮮活。

我覺得,其實新聞就在身邊,關鍵是要善於發現、分析和思考,然後不斷地深挖,才有機會寫出好的作品。

責任編輯: 何雪沫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