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成功開發出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

央視新聞2025-09-18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並成功構建了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這一成果北京時間9月1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氫是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氫正離子(質子)、氫負離子和氫原子三種形式存在。其中,氫負離子電子密度最高、易極化、反應性最強,是一種獨特且具有巨大潛力的能量載體,其研發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2018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團隊啟動氫負離子傳導研究,並於2023年提出了“晶格畸變抑制電子電導”策略,研製出室溫超快氫負離子導體。在此基礎上,團隊又以氫化鋇(BaH2)薄層包覆三氫化鈰(CeH3),研製出了一種新型核殼結構複合氫化物材料。該材料在室溫下即可展現快速的氫負離子傳導特性,並同時兼具優異的熱穩定性與電化學穩定性,是一種理想的電解質材料。

△氫負離子原型電池示意圖

基於上述新型氫負離子電解質材料,團隊利用經典的儲氫材料氫化鋁鈉(NaAlH4)作正極,貧氫的二氫化鈰(CeH2)作負極,組裝出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團隊通過搭建疊層電池,把電壓提升到1.9伏,並成功點亮了LED燈,證明了氫負離子電池為電子設備供電的可行性,標誌著氫負離子電池成功從“理論模型”邁向了“實驗室原型”。作為一種全新的儲能技術路徑,氫負離子電池未來有望在大規模儲能、儲氫、移動電源、特種電源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對俄羅斯試行單方面免簽一周 上海郵輪口岸有哪些新情況?

2025-09-21

中國駐荷蘭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切勿非法私下換匯

2025-09-20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國慶、中秋假期出遊提示

2025-09-20

國家外匯局:8月銀行結匯15103億元人民幣,售匯14058億元人民幣

2025-09-20

國家外匯局:8月銀行結匯15103億元人民幣,售匯14058億元人民幣

2025-09-20

中國駐坦桑尼亞使館提醒在坦中國公民注意安全防範

2025-09-19

我使館提醒:在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邊境地區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

2025-09-19

國台辦:台灣的地位非常明確,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