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2025年,交通運輸部將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加快完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
2025年,我國將統籌縣域城鄉規劃佈局,充分發揮建設資金效益。 2025年,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10萬公里,新增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鄉鎮250個,新增通硬化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1.2萬個。實施農村公路危舊橋改造3000座,修復性養護工程10萬公里。
此外,2025年,交通運輸部還將推動農村公路數字化轉型,開展農村公路“一路一檔”信息化建設,推進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
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領域加大以工代賑推廣力度,進一步擴大實施範圍和受益對象,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5萬個。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農村公路處副處長陳文亮介紹,2025年將精準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改造,推動打通鄉鎮等主要經濟節點對外快速通道,因地制宜實施老舊公路改造以及過窄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同時,大力發展“農村公路+”模式,加快鄉村產業路、旅遊路、資源路建設,進一步深化交旅、交能融合發展。科技賦能 農村公路管養提速更提“智”
在2025年新一輪的農村公路提升行動中,交通運輸部還將推動農村公路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公路的養護環節。在農村公路路網規模全國第一的四川省,60%以上縣市區建有數字化管理平台,將實現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全過程監管。
這幾天,在四川省彭州市,一條12公里農村公路正進行路面鋪築,它連接著年產量150萬噸的蔬菜園。
農村公路建設脈絡不斷延伸的同時,無人機巡查也讓農村公路的智慧化養護“飛”出了一條新賽道。 36公里外的彭州通濟鎮湔江路是一條旅遊公路,每個週末,湔江路單向通行車輛超1萬輛。為動態跟踪道路路面情況,一台搭載高精度攝像頭和多種傳感器的中型工業級無人機,正對路面病害進行巡查。
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除了提升公路管養的效率,也為安全出行保駕護航。在四川眉山洪雅縣的中山鎮,沿途道路的波形護欄上都安裝了傳感設備,可實時採集多種信息,建立農村公路數據模塊。一旦發生異常情況,系統會及時將信息上報給雲平台管理中心,防止公路二次事故的發生。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副局長李俊韜介紹,2025年還將大力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賦能農村公路管養,實現重點路段、重要節點安全風險主動防控、智能監測,從而打通農產品生產基地與物流倉儲節點、外運骨幹通道的瓶頸和堵點,推動農村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農村公路撬動活力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貫通城鄉的農村公路,不僅讓出行更便利,還激發了新的消費活力。作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的湖南永州藍山縣,農村公路加快改擴建的同時還與國省幹線互聯互通,打通了鄉村振興、農民致富快捷通道,帶動沿線鄉村旅遊加產業經濟發展。
在湖南永州藍山縣的湘江源路,剛改造完的農村公路串聯起湘江源瑤族鄉和藍山谷等多個景區,吸引不少游客自駕前來。
依托這條農村公路,湘江源瑤族鄉坪源村發展起生態旅遊產業,不僅帶動了農家樂、民宿的發展,還讓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快速運往全國。
2025年一季度,湖南永州市已投入資金約2.7億元,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68公里,其中完成旅遊公路建設超31公里。
永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鄧揚中介紹,2025年將持續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270公里,力促“交通+產業”“交通+旅遊”深度融合,讓農村公路成為編織群眾便利出行的“幸福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龍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