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為協助部分舊式單幢樓宇業主改善大廈管理,民政總署於今年6月在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四區啓動「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為期一年。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指,計劃推出4個月已取得良好進展,獲委聘的地區組織已合共接觸近130幢大廈,法團和業主反應正面,已有70幢大廈簽署意向書參與試驗計劃,其中3幢原本屬「三無大廈」,但為了參與試驗計劃而成立法團,「目前16幢大廈已同意聯合招標,並制訂『聯合招標書』,以招標聘請物管公司,期望儘早落實『聯廈聯管』。」
「聯廈聯管」試驗計劃透過委聘具備地區網絡及大廈管理經驗的地區組織,協助區內的舊式樓宇,共同聘請一間物管公司聯合管理大廈,攤分管理成本,以較相宜的費用獲得日常的大廈管理服務,從而改善居住環境。
在會議上,民建聯議員陳學鋒提問,指據悉位於港島西的30年樓齡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有超過5,000幢,政府會否將試驗計劃擴展至港島西的舊式私人樓宇。麥美娟指,行政長官已於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視乎「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的推展情況,考慮將試驗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她又指,政府自2018年先後共投入約190億元,夥拍市建局推出多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為有需要業主提供財政及技術支援。當中資助業主進行樓宇檢驗及維修工程的主要資助計劃包括「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等,「成立法團並非參與這些資助計劃的先決條件。事實上,只要獲得全體業主一致同意,這些資助計劃亦接受『三無大廈』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