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看北京市如何引领农业科技创新

农民日报2025-10-10

建设农业强国,关键核心技术如何突破?创新力量怎样深度融合?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以75%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系统化的改革实践,交出铿锵有力的“首都答案”。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勇担使命,将农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局,高举“农业中关村”旗帜,以改革破解瓶颈、以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

如今,从平谷重点实验室攻坚育种难题,到密云智慧农场实现人工智能全程赋能,再到海淀“揭榜挂帅”激活企业创新动能,一批突破性成果正从北京走向全国。这片“首都之窗”不仅展现出未来农业的清晰图景,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的“北京力量”。

改革赋能打造农业科创“策源地”

这几年,坐落在平谷区峪口镇的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简称京瓦中心),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心内的国家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里,高精尖设备日夜运转,科研成果持续涌现。自2024年5月至今,已有110名研究人员入驻,这里已成为我国蔬菜育种新高地。

“相比以前的实验条件,这儿的设备、环境全面升级,科研效率和实验进度明显提升。”实验室相关负责人秦宇轩感慨。

作为北京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引擎,京瓦中心借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金三角”模式,构建起“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机构答题”的创新机制。在这一机制支撑下,实验室获得了从资金、政策到空间的全方位支持。

这两年,借助科技体制改革契机,北京市成立市级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在全国争当表率,坚决扛起农业科技创新的大旗。通过优化科技投入机制,修订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有效打通从科研到产业的堵点。

改革举措在重点实验室迅速落地:农业农村部拨款2500万元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北京市支持1000万元科研经费,平谷区不仅提供3800平方米的过渡场所,更投入约9000万元购置设备并建成641亩创新基地。

改革也释放出强劲创新活力。仅一年时间,重点实验室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占全国同类项目的40%;承担国家级项目170余项,获得经费超8.4亿元。在种质资源方面,新收集资源3.2万份,其中包括200多份珍稀濒危资源。“通过‘一步法’分子育种技术,过去甘蓝需要8年才能创制出不育系,如今只需2年。”秦宇轩自豪地说。

更令人欣喜的是,农业中关村“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协同在这里成为生动实践。一年来,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中甘”系列甘蓝、“中农”系列黄瓜等新品种全国推广达百万亩;6个甘蓝品种入选全国十大品种,多个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加工番茄抢占国外企业市场,年销售额超2500万元;“中农脆玉3号”黄瓜新品种实现1000万元技术转让。

站在占地30亩的重点实验室新址面前,秦宇轩信心满怀:“未来的实验环境将更加先进。我们有信心完成振兴民族蔬菜种业的使命!”

自2020年北京提出建设农业中关村以来,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如今,不仅育种重点实验室,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多项工程也享受到改革红利。今年入驻平谷的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正是被农业中关村的政策吸引而来。

“政府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装修、落户和人才公寓等配套支持,使我们能更专注于研发。”中心技术经理韩俊甜说。

为科学评估建设成效,北京还构建了涵盖4个一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农业中关村核心区评价体系。目前,农业中关村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除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等20多个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

技术攻关和“小切口”共同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产业

在位于丰台区的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的细胞培育肉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全力推进技术研发。

“通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我们获得了市级部门的精准政策支持。”研究中心未来食品部副部长李石磊介绍,这种支持不同于传统的科研项目申报,更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产业化前景。

目前,该中心已在细胞培育肉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包括建立国际水平的永生化细胞系、开发无血清培养基、创制低成本可食用微载体,并建成国内首条200升细胞培育鸡肉工业化示范线,开发出多款产品,显著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近两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紧紧抓住科技这个新动能,立足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小切口”入手,每年在种植业高效高品质发展、特色养殖降本提质、数字化产业链生产及管理服务等方面组织实施30余项乡村振兴农业科技项目。

“小切口”项目通过引进筛选新品种、优化集成新技术、设计研制新装备,突破耕地质量提升、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等领域的一系列“小问题”,熟化、转化一批可学、可看、可应用推广的综合技术,推动农业科研成果主动服务产业发展。

“通过‘小切口’项目支持,我们获得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与推广资源,推动技术从中试快速迈向产业化。”北京首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蛋白工程师李重阳表示。作为一家致力于将工业尾气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原料的企业,其研发的乙醇梭菌蛋白于2021年获得全国首张新饲料原料产品证书,2023年适用范围扩大至仔猪和肉禽,2025年入选国家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目前年产能已达2.32万吨,广泛应用于多种配合饲料中。

密云区河南寨镇的北京和合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则展示了“人工智能+农业”的智慧图景,通过深度融合温室控制、水肥精准调控、视觉感知和智能装备,实现对土壤、作物、环境的全面监测,并依托数字化管理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云端作业。

目前,园区水肥利用率提升2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35%。“通过‘小切口’方式推动技术应用示范,有效提升生产信息化率,节约劳动力成本。”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工作人员郭嘉介绍。

这是北京推广智能温室环境控制技术、构建多因子耦合模型的具体实践,也是全市智慧农业提升行动的缩影。今年2月,北京启动“八项行动”,构建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粮食单产提升、蔬菜升级、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绿色低碳、景观休闲农业及智慧农业提升“八大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揭榜挂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北京市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构建企业牵头、科企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位于海淀区的北京翠湖农业工场的智能温室内,一串串番茄在精准调控的环境中茁壮生长。这里采用的正是北京市大力推行的“揭榜挂帅”机制——企业提出需求,政府张榜公布,科研团队竞争揭榜。

“我们通过这一机制,快速匹配到合适的合作方,解决了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工场负责人李新旭表示,通过该机制不仅提速了研发,更加速了成果落地。

事实证明,“揭榜挂帅”构建了“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市场验卷”的创新生态,正在成为北京集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突破技术壁垒、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北京市在市、区、企业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市级凝练关键技术需求,形成榜单任务;区级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企业主动设榜投入攻关。

“揭榜挂帅”大力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农业产业技术攻关,加速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与市场化配置。目前,北京近70%的在研农业科技项目有企业参与。

首农食品集团通过该机制开展智能温室国产化攻关,自主设立项目投入3000余万元,推动大番茄产量提升至每平方米45公斤。

这一机制不仅助力大北农、首农等龙头企业巩固技术优势,也培育了京研益农、嘉华种猪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共同构建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北京正进一步优化企业重点实验室布局,聚焦生物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和智能装备等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推广。

展望未来,北京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农业中关村和种业之都建设为核心引擎,不断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预计到2030年,北京将实现农业科技贡献率80%以上,全面建设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张庆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多角度感受科技创新“推背感” 中国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轨道上跑出多个“加速度”

2025-10-10

多重优势吸引港人“北上养老” 市场需求旺盛养老机构加速“北上”布局

2025-10-1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答记者问

2025-10-10

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将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2025-10-10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2025-10-10

国防部:“台独”武装组装拼凑“自制潜艇”完全是自不量力

2025-10-10

国防部:人民军队将坚定守护香港繁荣稳定

2025-10-10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就拟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答记者问

2025-10-10

新华社政论|携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撑起辽远发展天空——写在全球妇女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之际

2025-10-10

中国证监会原发行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旭东接受监察调查

2025-10-10

中国出口2025年上半年保持韧性 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5-10-10

“博物馆热”引领文旅消费升级 成为拉动周边消费、片区文商旅融合新引擎

2025-10-10

热点问答|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前景如何

2025-10-10

塞内加尔裂谷热疫情持续蔓延 已致17人死亡

2025-10-10

日本公明党决定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

2025-10-10

4945万人、71万条、16.87亿元……多维度立体“数”览这份兜底民生保障“成绩单”

2025-10-10

机组人员吸入烟气后不适 英航一客机备降罗马尼亚

2025-10-10

8歲男童4次報警指25人被困八仙嶺山火 涉浪費警力由父母帶到警署自首

2025-10-10

醫院及口岸爆炸案│罪成被告何卓為、李嘉濱及張家俊高院求情 法官押至本月27日判刑

2025-10-10

VTC頒授榮譽院士予三位業界翹楚

2025-10-10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倡「聯廈聯管」擴展 促設強制維修基金

2025-10-10

「愛眼行動2025」正式啟動澳門奧比斯倡議珍惜視力共護#愛您的眼睛

2025-10-10

台湾写真:金门“十一”陆客破万 “小三通”助推旅游热

2025-10-10

新疆温宿冷水鱼“游”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10-10

央行节后首日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市场影响几何?

2025-10-10

摘要酒×总裁读书会十二城巡礼:以书酒文化打通跨界融合新场景

2025-10-10

祁连草原生态成果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

2025-10-10

故宫,何以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中华文化地标?

2025-10-10

从帝王禁苑到人民博物院:故宫百年,何以“新生”?

2025-10-10

青海尕日塘秦刻石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5-10-10

全国首单“科创+浮息”非金融企业科技创新债券落地贵州

2025-10-10

《一飯封神》同款 這份香港餐廳覓食指南你不可錯過

2025-10-10

「香港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以攻築防2025」開幕 孫東:為全運會、立法會選舉做好準備

2025-10-10

青馬大橋泥頭車撞水馬 司機胸痛昏迷不治

2025-10-10

向華強發「嚴正聲明」 澄清被Call Loan謠言 強調絕不姑息!

2025-10-10

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大会在平壤举行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