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以来,受台风“桦加沙”“博罗依”叠加影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大部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文山州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号召全州各级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汛防台风一线,用实干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党旗始终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闻“风”而动 汇聚磅礴力量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文山州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汛要求,州级领导带队下沉到8个县(市)协调指导督促防汛工作,县、乡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挂包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构建起“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严格落实落细防汛“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及时进行预报预警并实时调度响应,做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前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等防范应对工作,形成州县乡村组五级党组织联合推进防汛救灾工作的一体化格局。
在应对台风工作中,富宁县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助力防汛抢险救灾的通知》,全县1592个基层党组织、9200余名党员干部落实包片联户机制,昼夜奋战在河道堤坝、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关键区域;800余名县直单位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排查风险、转移群众、清淤清障、疏通道路、协助排涝;8500余名网格员积极开展“敲门行动”1.5万余次,及时传递汛情、组织避险。
富宁县谷拉乡龙色村的党员李彩英,主动加入乡里的党员应急志愿服务队。当一处村道出现小范围塌方时,她第一时间和队友们赶到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冒雨清理土石方,迅速恢复了道路畅通。“我是党员,这种时候就该顶上去!我们队今天已经处理了9处险情。”李彩英抹去脸上的雨水,继续奔赴下一个巡查点。
在西畴县西洒镇,镇里组建17支党员应急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辖区各村(社区)进行台风防御入户宣传,普及台风应对知识并讲解转移流程,重点针对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对象开展“一对一”提醒,排查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107户123人,落实镇村组包保责任人135人。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文山州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动员10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组,组建党员先锋队、应急救援队千余支奋战在防汛救灾最前沿,凝聚起防汛防台风的强大“红色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排查 消除风险隐患
“情况危急,必须马上转移!”9月30日上午,西畴县兴街镇党员干部开展日常隐患排查中,发现东升村谢正文户房屋因长时间降雨已出现墙体开裂、结构松动,随时可能发生垮塌。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上午10点31分,谢正文顺利转移至女儿的出租屋内,生活用品也同步安置妥当。10时51分,谢正文原房屋轰然垮塌,现场一片狼藉。因转移及时、处置果断,此次垮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在台风影响期间,西畴县兴街镇已全面启动4级响应按照3级标准备战运行,组织85名镇级干部、41名村干部下沉开展工作,对全镇危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隐患45处,转移安置群众21户48人。
为有效预防和开展防汛工作,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加强值班值守,充分发挥微网格作用,组织县乡、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队伍等群体,深入村组隐患点和风险区、防汛薄弱环节等地开展排查,确保有效做好转移避险、紧急抢险等工作。比如,文山市持续开展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严格执行24小时巡查和值班值守制度,下沉工作组186个、下沉干部1755人次,重点针对道路边坡、陡坎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排查,共排查出隐患86个、整改52个。富宁县紧盯51座水库、20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357处新增风险区域,组织党员干部加强巡查监测,布设警示标识。麻栗坡县党员干部深夜冒雨开展“敲门行动”,实施“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全员在岗在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落巷道、地质灾害点、河流沟渠,对老旧房屋、低洼区域逐一“过筛”,针对风险区域及时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第一时间处置险情,保障风险区域人员安全转移。
齐心协力 有序恢复秩序
“姑娘,我在石厂小学安置点好好的,还有志愿者照顾,不要担心!”在西畴县鸡街乡安置现场,胡志柏老人对着屏幕里的女儿笑着说。考虑到部分老人的子女在外打工,在安置点服务的党员志愿者特意架起了临时“联络站”,帮老人视频连线报平安。文山州在各个安置点储备帐篷、棉被、泡面等应急物资,党员干部为群众发放物资、与群众交心谈心、为群众提供服务,让受灾群众在风雨中感受到“家的温度”。
同时,针对各地出现树木倒伏、道路阻断、设施受损、积水内涝等险情,文山州迅速调集各部门力量,组成多支“清障突击队”,齐心协力开展清障作业,在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加速恢复生活生产秩序。比如,9月30日,麻栗坡县城莱溪河水位急剧攀升,大量上游来水裹挟着枯枝、生活垃圾等浮渣涌入河道形成淤积堵塞,严重削弱河道排水能力,县综合执法局与麻栗镇莱溪社区工作人员巡查发现后立即启动处置工作,经过1个多小时的清理,成团枯树枝、浮渣被逐一抓取清运,淤堵问题得到解决。马关县G248线K2845+430(马关-都龙)处发生塌方,大量车辆滞留,马关公路分局闻讯而动,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员,在风雨交加中连续奋战两个多小时,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险情不断,责任如山!道路被泥石流阻断,党员干部带着群众冒雨清淤排障;河道水位暴涨,志愿者驻守岸边,24小时监测汛情;社区积水严重,“红马甲”挨家挨户提醒避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一线,用汗水疏通“堵点”、化解“难点”,一处处塌方道路陆续被打通,一条条河道杂物被清理,一处处电力和通信保障通畅,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守护了万家灯火。
作者:陶炳禄 冯明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