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国约有近60%的高中学生是在县级中学读书,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到1670多万学生的成长成才。9月2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禁止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成为关注热点。
扭转县中应试倾向 摆脱“刷题”模式
当前,一些地方县中存在片面强化应试教育的倾向,长时间刷题、反复刷题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优化生态,要求各地以省为单位明确高中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寒暑假时间,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集中上课补课或组织测评。
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
针对严格规范招生行为,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严禁空挂学籍、跨区域抢挖生源。各地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升学率考核下一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专家表示,高中作为人才全周期培养当中的过渡性的环节,帮助学生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基于志趣引导他的创新素养的持续发展,不能急功近利,招生秩序规范是底线问题。
打破“普职分流”焦虑 探索综合高中试点
为缓解家长和学生中考升学的焦虑,行动计划提出,在扩大普通高中资源的同时,开展综合高中建设试点,探索登记入学、均衡派位、划片招生等多元化录取改革,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打破“普职分流”焦虑。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了五大任务,提出了教育资源扩容、办学条件改善等八大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适应学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中布局更加合理,为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提供充足学位;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市域内普通高中发展差距明显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