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由福特探险者车队组成的特殊队伍驶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自驾之旅,而是车企带领车主奔赴“全球治沙样本”工程前线的公益远征。在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的广袤沙海中,“福探长”们正以独特方式参与这场生态保卫战——他们用车轮丈量中国治沙的壮阔历程,以行动传递助力生态治理的温暖力量。
破解全球荒漠化难题,中国方案构筑绿色长城
目前,全球167个国家近20亿人面临荒漠化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耕地消失。在这场关乎人类存续的生态战役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历时46年,用30万棵植被构筑起3046公里的“绿色长城”,成为中国防治荒漠化的里程碑。
同时,“中国方案”更惠及世界,将成熟的治沙技术“跨洲移植”至非洲萨赫勒等地,实现生态与生计协同发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授予中国杰出贡献奖。这条绿色长城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中华民族“久久为功”精神的生动写照。
锁边工程迎来新力量,车企接力续写治沙诗篇
伟大事业的成就,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涓滴汇聚。在这场宏大的自然守护行动中,我们逐渐看到一些超越传统角色界限的力量正在加入,比如车企与车主。
源于福特品牌基因中的“长期主义”,在行业普遍收缩公益投入的背景下,长安福特仍选择逆流而上。恰逢福特中国30周年,长安福特携25年“福特汽车环保奖”沉淀,通过“福探长”接过了环保公益的接力棒,带领车主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赠送10000余棵幼苗,并亲身参与种植,助力锁边巩固与生态修复。这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一种理念的播种、一种精神的接力。
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探险者车主们,亲身投入锁边扩绿的一线——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福探长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治沙专家的讲解,学习科学治沙的方法;随后,在专业指导下挥锹铲土、扶苗浇水,亲手挖出一个个沙坑,种下一株株沙漠植物。风沙迷眼、汗水浸衣,却挡不住他们坚定的身影。当“探长立牌”稳稳插在新植的树苗旁,当“沙漠锁边卫士”勋章别在胸前,车主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修复的实践,更是一份守护自然的责任与荣耀。
延续“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品牌宗旨,福特持续开展了福特汽车环保奖、福特员工志愿行动、福野守护计划等“更美好的世界”公益项目。而长安福特为探险者车主打造的“福探长行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吸引了超6.8万名车主加入,执行百余场公益行动,覆盖鸟类栖息地保护、农产品助销、儿童心理关怀等多个领域。
如今,长安福特再开先河,成为“首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环保行动的车企”,将环保公益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用户深度体验,树立了车企助力国家生态工程的新范式。
以车轮延展绿色足迹,以行动书写治沙史诗
一路上,福探长们驾驶着探险者穿越了诸多极限路况:4.5亿年前奥陶纪地质运动造就了如今的柯坪大湾沟“刀片路”,岩壁锋利,路面倾斜,碎屑遍布,得益于纵置后驱平台与纯机械托森差速器,牵引力始终强劲。拐进图昆公路,风沙漫天,四驱系统几乎瞬间感知路况变化,扭矩被无声地分配到最需要它的车轮上,让车子平稳前行。
抵达永安湖后,在“半沙半湖”的奇景下,福探长们从后备箱中取出露营装备和咖啡机,将后排座椅纯平放倒,打造出近6㎡的舒适营地。在这片“沙漠孤岛”里露营,喝一口热咖啡,听一段B&O音响带来的品质旋律,享受着时光野趣。
穿越层层险阻,只为以行动助力锁边扩绿。当“福探长”从“用户”变成“公益合伙人”、从“驾驶者”进化为“守护者”,探险者“敢问路在何方”答案,已写在沙漠中万余株新绿里,写在无数社会力量汇聚的坚守中。
写在最后:
从第一代治沙人亲手种下幼苗,到如今社会力量大规模参与,长安福特的“锁边扩绿”行动,宛如一场跨越46年的精神接力。当绿色成为发展共识,沙漠终将退却。企业参与国家生态工程、社会力量协同治理的新模式,正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荒漠化防治注入新的活力。
人类的行动不会止步,绿色的希望永不停息。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社会力量与国家工程协同发力、企业与车主共建共治的创新实践,正在为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