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新疆是个好地方!” 一起来体验夏日的天山南北

央视网2025-08-2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新疆这几年成为了许多人暑期出游目的地。这里既有山地、草原、湖泊、沙漠等丰富的自然风光,又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民族的人文风情。今天(8月25日),我们就跟着游客的足迹,共同来体验夏日的天山南北。

夜晚9点半,东部许多城市已是华灯璀璨,但在新疆,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在库车老城热斯坦老街,这段200多年的明清古城墙边,一天中最精彩的时刻到来了。

维吾尔族传统舞蹈起了头,夜晚的百年老巷就成了一条歌舞之巷,从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佛经的演绎,到克孜尔石窟中龟兹乐舞的呈现,再到大唐烽燧台前的战鼓声起,灯光与歌舞把游客不断引向下一个路口。

在十二木卡姆的旋律中,83岁的舞者头顶十公斤重的水壶和叠碗跳起萨玛瓦尔舞,身后边演奏边歌唱的是库车民歌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这场库车民间艺人带来的原汁原味表演中,一个拉二胡的年轻人也沉醉其中,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其实是一个来库车旅游的游客。

程千秋是一名二胡专业的大学生,今年夏天他来到南疆游玩,找寻多民族音乐元素,在热斯坦偶遇了这场表演后就成了每天的固定观众,直到今天被老师邀请上台共同演奏。

融入其中,有更多的体验感,是今天许多游客来新疆旅游的新期待。

库车,古称龟兹,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历史上,龟兹是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也造就了今天库车独特的艺术风格。

库车老城虽然保留了历史,却曾经一度有些破败,近两年,在老城改造时,当地征求了包括居民和游客在内许多人的意见。

改造后的老城还可以怎么体验?在大馕小巷,刚出炉的库车大馕,咬上第一口就停不下来,不过瘾的还可以亲手做上一个;在花帽巷,试戴一顶小方帽,感觉马上就可以随着音乐起舞;而到了龟兹小巷,转角就能遇到当地的老茶馆,只要2元钱,就能坐上一个下午,欣赏居民们自己弹唱的库车民歌。

新疆维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庞涛:“这个历史文化街区,不是一条路布到底的,而是通过星罗棋布的方式来布点,让更多游客能够深度走到老城街区巷子探索,去了解龟兹文化。今年1月到7月旅游人数已经达到700多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半以上。”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也改变了库车老城居民的生活。

艾德莱斯绸是维吾尔族传统面料,正在介绍艾德莱斯绸的塞丽麦是这家店的学徒,也是这里的金牌销售。

今年夏天,塞丽麦和师父除了接待客人挑选布料,一直在赶工,塞丽麦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喜欢上艾德莱斯。

南疆的多民族风情彰显着独特的魅力,而166万多平方公里的新疆吸引力又何止于此:苍茫的戈壁、辽阔的草原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趋之若鹜。

今年夏天,从全国各地到新疆的交通工具都非常忙碌:7月,新疆有26个机场的航班量都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火车旅游专列上,大家晚上休息赶路,天亮后到达热门景点就可以下车观光。

为了拥有更全方位的旅途体验,今年还有许多游客选择了自驾。今年五月底,穿越天山、连接南北疆的独库公路再次开放;六月底,连接阿勒泰和喀纳斯景区的阿禾公路首次通车。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开着车,一天内就能体验四季,一路上就能饱览戈壁、沙漠、草原等诸多景观。

为了让自驾游客有更加舒适的体验,新疆各地建了许多自驾营地和房车营地,自驾游客们不但可以享受自然风光,还可以做好充分的补给再出发。

沿途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游客探索新疆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许多人在去往常规景区外,还会寻找更小众的景点,感受更纯粹的原生态之美。

劈柴、生火,牛羊成群,盛夏的伊犁大草原上,牧民们稀松平常的生活,是游客远道而来寻觅的他乡。今年夏天,伊犁特克斯的琼库什台村,吸引了不少游客驾车到来。

牧民们的生活同样吸引人。亲手拍打羊毛,和哈萨克族牧民一起制作一块毛毡,作为纪念品带回家;穿上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和当地人一起跳上一曲《黑走马》,再骑上牧民自家养的伊犁马,从乌孙古道北入口出发,体验汉代解忧公主和亲乌孙时走过的路。

让游客体验感拉满的村子,曾经是伊犁偏远的深度贫困村,十年前,这里甚至还没有通水电。

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琼库什台村党支部书记热合木别得·托勒洪:“牧民主要是以放牧为主,卖牛羊牲畜、奶制品,人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之前是很难的,从琼库什台去县城要走一天左右,早上出发晚上才到,去办事基本上两三天才回来。”

当时,当地政府发现,一些徒步爱好者来到这里穿越古道、体验生活,牧民们接待这些游客有了少许收入,这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当地利用旅游业作为抓手,开始了琼库什台的脱贫攻坚,慢慢的,村里通了自来水、有了稳定的电,许多牧民也开始改建自己的小木屋和毡房,迎接更多的客人。

阿浩从小在琼库什台长大,大学时,他和许多村里年轻人一样,走出了大山,但是毕业后他又选择回到这里。

新疆伊犁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牧民阿浩:“当时我回来给游客做向导,走乌孙古道的徒步客人,给他们提供马、做向导。哈萨克族大通铺,多人间,那时候卖得很便宜。”

阿浩和家人商量后,把自家院子改成了民宿,几年下来,随着夏天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阿浩家院里的4间小木屋和3间毡房常常预订一空,今年他准备试试冬天也开门营业。趁着夏末还能施工,他找来了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询问冬季取暖设备的安装情况。

现在在琼库什台村,200多户常住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

热合木别得·托勒洪:“一部分本地居民在这开民宿,有些居民成立了马队合作社,他们去马队务工,当马夫,这两方面的人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到6万元,现在收入翻了10倍左右。”

生活不断改善的牧民向更多游客敞开家门,摆上地道的哈萨克族美食,用宴请贵宾的礼仪招待这些远方的客人。外来的游客和当地的牧民,在这样的互动中,也有了更多的联结。

游客在新疆的体验感,很大一部分来自热情的新疆人民对自己家乡深厚的感情,他们乐于向远道而来的人们分享今天生活的喜悦。游客们的到来,也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在这片占全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疆域,传统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生,各族儿女的幸福生活正如同一首歌,唱响在天山南北,也感染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提醒:中国赴美留学生谨慎选择赴休斯敦航线入境

2025-08-26

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0%

2025-08-26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第十集《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2025-08-26

在科隆国际游戏展看中国游戏走向世界

2025-08-25

新闻调查|“可怕、肮脏、有毒”——追查二战日军东南亚细菌战

2025-08-25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实现发展权

2025-08-25

细节里的“和合与共”

2025-08-25

加沙地带已有300人因饥荒和营养不良而死亡

2025-08-25

韩国特检组计划本周内对金建希提出起诉

2025-08-25

加沙医院遭以军连续袭击 视频记录救援人员施救遭袭瞬间

2025-08-25

回应“泽连斯基不具合法性”质疑 乌外长:毫无根据

2025-08-25

泽连斯基宣布乌美将举行会谈 讨论俄乌和谈可能性

2025-08-25

加沙地带医院遭袭致多名记者死亡 以军回应:遗憾 并非专门针对记者

2025-08-25

视频丨一架轻型飞机在波兰坠毁 机上两人遇难

2025-08-25

波兰总理:不打算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向乌克兰派兵

2025-08-25

迭代试错模式遇瓶颈 “星舰”第十次试飞取消意味着什么?

2025-08-25

万斯:停火进展起伏不定 但俄方首次“显著让步”

2025-08-25

通讯丨大熊猫“喀秋莎”两周岁 莫斯科动物园送祝福

2025-08-25

西班牙一酒店发生大规模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2025-08-25

伊朗与英法德将于26日开启新一轮会谈

2025-08-25

“剑鱼”在越南登陆 海南解除台风三级预警、终止防汛防风Ⅲ级应急响应

2025-08-25

26万批、100亿元、174个……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2025-08-25

202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首次降到个位数 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25-08-25

9月举办的第四届数贸会将有哪些亮点?抢先了解

2025-08-25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5-08-25

全周期、全链条、全媒体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新闻中心官网上线运行

2025-08-25

辉煌60年·遇见高原的城|次旺噶多带你游日土

2025-08-25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025-08-25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重磅文件对外公布

2025-08-25

纪录片《受降》即将播出

2025-08-25

阅兵场上,奏响强军乐章的青春力量——联合军乐团演奏员群体扫描

2025-08-25

从“五个一”看华强北的变与不变

2025-08-25

科技赋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2025-08-25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

2025-08-25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发文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25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 与世界共享新机遇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