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正式入伏 近十年来最短"三伏天"来了

央视网2025-07-20

央视网消息:7月20日,“三伏”的大幕正式开启。今年的“三伏”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出伏结束,一共30天,是从2015年至2024年近10年来的“最短”三伏天。虽然相较于“长三伏”少了10天,但炎炎烈日下,暑热的威力可一点不减。

“三伏”的天数与庚日的循环周期相关

2015年至2024年的三伏天都是40天,今年为什么是30天呢?来看专家的解读。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美丽:今年三伏从7月20日开始,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2015年到2024年这10年,三伏天都是40天,那么很多网友疑惑,为啥今年三伏天就变成30天了呢?这其实跟三伏天的划分方式有关。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美丽:这主要与庚日的循环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对应关系有关。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每年初伏、末伏时长都是10天,但中伏的时长并不固定,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三伏就有30天;有5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有20天,三伏天就变成40天了。从气象的角度说,三伏天是30天或40天,与高温的长短并没有必然联系,主要还是与当年的天气形势有关。

多地积极应对台风“韦帕”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7-20

透过多维数据感受中国活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2025-07-20

夏日健康指南 |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

2025-07-20

停运、停航、停工……全力防御台风“韦帕” 多地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

2025-07-20

「今日入伏」盛夏登场,“最短”三伏天来了

2025-07-20

“新线+新图+新服务”拓展新场景、新热点 成为铁路客流持续攀升“新引擎”

2025-07-20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攀升催生新职业 “摆渡人” 带着国产汽车“跑”向世界

2025-07-20

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破50万亿元

2025-07-20

各路机器人身怀绝技亮相链博会 透过AI完整产业链看“大国实力”

2025-07-20

海洋经济释放“乘数效应”打造超大规模市场 “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2025-07-20

“跟中国做生意,太好了” 链博会记录着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2025-07-20

多元夜游项目点燃夏日消费活力 众多特色活动你pick哪一项?

2025-07-20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同比增长3.0%

2025-07-20

新疆昭苏草原上演“万马奔腾”壮观景象 马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影响力IP

2025-07-20

战酷暑、保施工 一线工作者们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

2025-07-20

文体旅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赛事流量”点亮夏日消费市场

2025-07-20

好剧连台、民族风情美、“夜经济”推陈出新 开启暑期文旅市场“嗨玩模式”

2025-07-20

【改革为人民】长图丨这一年,总书记与人民在一起

2025-07-20

时政镜距离丨从鼓岭到世界,歌声谱写友谊乐章

2025-07-20

年中经济观察丨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2025-07-20

5%,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025-07-2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旧貌育新变 振兴正当时——苏浙皖交界处一线见闻

2025-07-20

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年中经济观察)

2025-07-20

老区“融”出新气象(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07-20

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5-07-20

乌斯浑河畔 奋进谱新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2025-07-20

破解堵点卡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2025-07-20

“苹果王子”助力高原小村“出圈”

2025-07-20

“世界市长对话·青岛”:历史城区活化是过去与未来的浪漫对话

2025-07-20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拉萨河畔三有村幸福驿站: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2025-07-20

早稻收获按下“加速键” 各地合力绘就希望的田野好“丰”光

2025-07-20

首发经济活跃、文旅消费火热……上半年消费亮点不断涌现 经济“新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2025-07-20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 地壳断裂瞬间释放的化学能成为地下微生物的“阳光替身”

2025-07-20

转移避险、回港避风、交通管制……华南各地严阵以待全力防御“韦帕”

2025-07-20

文化中国行 | 以青史为鉴 读懂文物背后廉洁故事

2025-07-20

11.7%、5000亿元、8.4万人次……多维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向稳向好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