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7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多项指标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上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4万吨,夏粮稳产丰收,畜牧业平稳增长。
从工业看,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善。
从服务业看,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上半年,市场销售增速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同比增速都超过20%。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此外,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我国民生保障不断夯实。
上半年,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市场销售环比逐季增长
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市场销售环比逐季增长。对下半年的消费,仍然充满乐观预期。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逐季提升。其中,服务业消费加快。上半年,服务业零售额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
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春节”“五一”“端午”这三个节日外出人数创新高,相关的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上半年,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1.3%。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仍然较快。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这意味着下半年消费发展是有支撑的。另外,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大家担心消费补贴政策的问题,有关方面已对外宣布,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陆续出台,各地会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所以,对下半年的消费仍然充满乐观预期。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其中,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可以看到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