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7日讯 7月4日,国图讲坛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孤独的剧团,不再孤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湖南专场”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活动围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传承故事,带领读者深度体验六百年未变的戏剧魅力。
活动现场播放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影片《一个人的剧团——刘永安》,让读者跟随镜头走入邵阳布袋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安的生活场景。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中,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党委书记、馆长、中心主任叶伟平,介绍了湖南省丰厚的非遗资源,以及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交流环节,刘永安讲述了他从年少随叔父学艺至今50余载的经历,分享了近期在自媒体上“走红”的感受;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办主任、“木偶戏(邵阳布袋戏)——刘永安”项目负责人钟妍,“木偶戏(邵阳布袋戏)——刘永安”项目导演吴晓丹,先后分享了她们参与该项目记录工作中的趣事;影片中多次出场的刘永安之孙刘宇也来到了现场,他分享了自己从小到大对邵阳布袋戏这门技艺的感受与变化。
活动中最受读者欢迎的当属不时穿插的邵阳布袋戏表演,刘永安、唐平清、覃雄生等将扁担挑到现场,为读者现场表演经典剧目,演示了布袋戏艺人如何藏身布袋戏台、如何操纵指尖上的小小木偶表演戏文。古老的唱腔让读者沉浸故事的同时,体会到邵阳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根脉。
“非遗讲座月”是国家图书馆于2013年推出的品牌读者活动,固定于每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举办,已成为国内定期系统宣传非遗知识的重要平台。2025年“非遗讲座月”深度联动同期开幕的“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计划围绕优秀记录工作成果举办6场交流与分享活动,后续还将推出与广东、山东等省级非遗保护中心的合作活动。相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学术专员、一线非遗保护工作者等将到馆开展讲座、展演等学术交流活动,从多元视角诠释“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还原记录工作幕后故事,展现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时代缩影。